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设计教程 > 正文

极简主义文艺清新范的手机壁纸设计过程与思路分析

2018-05-23 2384 0
极简应该不算一个冷门风格,而有人鄙夷这类风格的出发点不是视觉价值的判断,而是觉得仿佛一切都来得太容易,而多少对设计这类带着技艺性质的职业有减分的性质,或者干脆把极简视为懒惰。我们的确要认,极简是很容易让人入手的风格,但我们不要误以为这就是设计的全部。

 

我们今天要做的这款壁纸背景是我近期关于“图片合成”的一些思考,之前翻过很多Photoshop Creative这类杂志,发现很多图片合成的优秀案例,但这些案例在视觉风格上接近拟物时代的那种复杂和写实主义,在扁平化的网页中并不能很好搭配。合成所选用的素材也许并不需要那么全面,有时候只是一个细节片段,也能演绎出彩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学会的与其说是一门技艺,不如说是一条心法。那就是深入到细节去选取合成的素材,再配合一些绘制的技巧打造一张简约风格的壁纸。用在APP的欢迎插画中也很适宜。

灵感来源

灵感图片来自www.pinterest.com的一张摄影作品,从灵感中,我们获得了这种水天一色交接的辽阔感,以及红色的伞这个物件作为焦点与清爽蓝色的一种视觉对比,从而更能突出焦点。

组合式风景 STEP 01

在PS中新建一个尺寸为1920*1436的新文档。绘制两个渐变矩形色块作为背景,三分之二作为天空的部分,三分之一作为海面的部分。

TIPS:这里要普及一下我的个人方法,在渐变配色时,很多人都不太能掌控很好,大部分能直接获取来的色板都不算灵活。我们做的任何色彩都可以在PS中运用色彩平衡、曲线、饱和度等调色工具再一次调色,就像你对一张风景照进行调色一样,你会发现你的作品会慢慢朝你向往的配色靠拢。因此一开始在配色时不必拘泥于固定色值,只要找对感觉大方向就行。

STEP 02

接下我们先为海面增加波纹,当然,你也可以用画笔或者钢笔工具自己绘制。而我们既然说是要合成,就要学会享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在网上去搜索一张海面的图片,大致也需要同样平静的海面。然后拖入到图层最上方。

STEP 03

将这一波纹素材的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强光”,透明度降至50%。并将除去海面的部分用蒙版盖起来。

STEP 04

再为天空增加云朵的部分,同样把云朵的素材拖入文档并置于天空图层的上方。

STEP 05

将云朵图层的混合模式为“叠加”,透明度降至70%。用蒙版抹去天空以外的部分。

暖焦点

也是同样源自灵感图,在海天一色中红伞人物的出现非常惹人注目。但从人物开始我们并不需要合成了。我们采用钢笔工具来绘制人物,让这些人物和红伞都趋向扁平抽象的感觉。略抽象化的表达法和自然纹理的风景作为对比。

STEP 06

先用钢笔工具绘制出第一块正三角,填充色为红色。然后围绕这个三角两旁分别绘制出其余的三角。每个三角填充的红色都有微妙的差别,让整个造型看起来更立体。

STEP 07

再绘制伞缘的部分,利用转换点工具将梯形的下方改出一定的弧度。

STEP 08

人物的背影绘制非常简单。运用简单的几何进行拼装即可。注意头发上部接近伞的部分的阴影。这能增加阳光猛烈的感觉。

STEP 09

能够增加的点缀还有很多,我们在此除了人物以外,还希望其能与天空产生互动。比如增加一群鸟,那么人物与鸟儿就能产生“观看”的互动了。

选用一些鸟儿的剪影照片,然后将其抠图并加入到画面中。为鸟群的图层增加渐变填色,使其即时作为剪影也能呈现出一定的光线变化。

最后的润色 STEP 10

最后完成前,我们再进行最后的润色。比如这里再次缩小人物和鸟群的尺寸,使用我刚刚讲过的方法,运用调色工具再进行二次调色。

这里我选用的是增加自然饱和度,以及运用色彩平衡工具对整体画面给予一点淡淡的微妙的粉色。

STEP 11

绘制出手机屏幕尺寸的矩形,然后根据矩形的需要调整细节,以便让壁纸看起来更完美。这时再来选择壁纸的范围,将你认为有趣的画面截取入壁纸。这比你一开始就按照手机屏幕的尺寸来作画要有更大的自由度。

最终效果

所谓大师就是那些比你拥有更少的人

前段日子我听到了有人谈到所谓“定位”的问题,才发现这个词并不是我自以为的那么简单。当我们说定位,也就是给定一个方向,再给你一个原点,而你要做的就会简化为一条朝向某个方向的亨通大道。然而事实上你会发现,即时这样直奔简明目标而去的路上,依然阻力重重且不断有自我怀疑的声音出现。而这时早先的定位就显得有点荒谬了。既然定了,何必再疑?

而就像很多设计师都曾提到,感觉茫然无措的原因是觉得要学的太多了,而且看起来仿佛没有止境。你和大师之间的差距并不是N个大师,而是你手里的选择比大师手里的选择多而已。不是吗?你可以做一个艺术型的设计师,你也可以做一个技术型的设计师,你可以朝网页动画的方向发展,你也可以往3D的造型上努力。而要做出选择并不容易,尤其是当外界在向你讨要答案的时候,你习惯性给出答案的过程中也更弱化了自己内在的声音。

当我在看国外的大神们的作品时,其实他们本身的技巧和能力并不是真正让我惊讶的地方,而是他们作品中的风格以一而贯之的态度。比如纽约的设计师Dave Chenell和malika favre等等,他们都是从一个最可能拥有最大选择机会的地方出来的设计师,但是你会发现他们的作品几乎一种风格,几乎一眼你就能从这个作品辨认出这个人。这是设计师中非常难见,也是我们都想拥有的一种品质。

然而要获得这种“一”的前提,就是一开始就往这个方向努力吗?其实不然。我相信他们一样会做其他很多的风格,而且不会差。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个道理放在设计师的学习风格选择上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也许是我认为最能体现出终身学习这个概念的职业,早期的你几乎要在各个概念里打滚,就像职场菜鸟需要做各种杂碎琐事,最后才能水到渠成引导你去往一个最能匹配自己心意的方向。

 


17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