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理论文摘 > 正文

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和他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新近项目

2018-03-07 1524 0

你知道吗?前阵子在媒体上人气颇高的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所在的工作室名为: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2014年成立于北京,由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和藤井洋子共同创建,是面向建筑以及建筑室内设计方向的充满年轻活力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B.L.U.E.是Beijing Laboratory for Urban Environment的略称,以厚重历史和先锐思潮碰撞激烈、经济发展迅速的北京为中心,通过设计师的创造、思考、建筑、室内、艺术、产品等设计实践,来实现对城市的物理、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即事务所一直以来的目标——创造一个连接城市环境的设计平台。

今天,B.L.U.E.与我们一起分享了三个他们新近完成的项目。

我们首先来到上海——上海DOE

建筑摄影:Eiichi Kano

该项目位于上海太平湖畔,企业天地无限极荟的一层。

DOE作为上海本土街头潮流文化的⻛风向标,兼具怀旧与新潮,复古与现代,特立独行等特质。空间的设计从DOE品牌文化中的“Street Culture”出发,引入街道与城市的概念,打破室内外的边界,将室内空间开放给城市,也将城市景观引入室内。

外立面的设计,保留了原建筑的玻璃外幕墙,同时在立面上增开了通高的玻璃移⻔门。当玻璃⻔门打开时,DOE店内和城市街道,形成了相对开放的对话关系。

设计的最大亮点为坐落在中心的方盒子,类似于球场看台的大台阶面朝街道,拥有良好的视野和光线。看台后的四面可活动墙体,可以通过翻起,推拉等方式,将整个盒子完全打开。可活动方盒子的设计,为DOE举办活动提供了自由和便利。

入店后的左侧,单独设计了L型的半边房檐,房檐下有杂志架,咖啡吧和收银台,还有视觉上为独立盒子的试衣间,使用老木板,水泥,镀锌钢板,灰砖等材质,营造出了浓厚的街边氛围。

右侧部分,设计了整面的青砖墙,墙面上凸起部分的木质方体,为鞋子展示的道具。凹入的部分是服装类的展示道具。不同的材质,结合凹凸变化,营造出了城市街道立面的效果。鞋墙部分的设计兼具收纳和展示的功能,满足举办活动时的需求。

DOE新店的设计,是城市空间在室内的延伸,是街头文化与室内的交融,它打破传统界限,在空间设计上实现了对于城市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新探讨。

接下来,我们来到苏州——有熊文旅公寓故宅改造

建筑摄影:Eiichi Kano

项⽬位于苏州⽼城区的⼀处古宅,宅院占地⾯积2500平⽅⽶,始建于清代,前后共四进,其中四栋建筑是清代的⽊结构古建筑,另四栋为后来扩建的砖混结构建筑。设计内容包括古建筑和现代建筑改造,室内设计及庭院改造,将⽼宅院变⾝为现代⽂旅公寓。

设计基本沿⽤了原有的庭院布局。对于清代古建改造部分,设计保留了全部的⽊结构,并在内部增加了增加空调和供暖系统,以及卫⽣间淋浴间等现代⽣活所必需的功能。外⽴⾯改造去除原有⽊结构表⾯的暗红⾊油漆,改为传统⼤漆⼯艺做的⿊⾊,与原⽊⾊门窗结合,展现出⽼宅古朴素雅的⽓质。室内材质的选择⽅⾯,采⽤⿊胡桃⽊材,天然⽯材等⾃然材质,忠实于材料本⾝真实的质感,延续古朴的氛围。

砖混建筑改造的部分,则去除了原先⽴⾯上的仿古符号,新做的⿊⾊⾦属凸窗使⽤的是简洁⽽纯粹的现代语⾔。室内使⽤原⽊⾊家具,与古代建筑室内的深⾊⿊胡桃形成对⽐,更具有轻松舒适的现代⽓息。新与旧有着各⾃清晰的逻辑,在对⽐和碰撞中和谐共存。

整个宅院在历史上是属于⼀户⼈家的私宅,虽然要改造成现代公寓,但设计理念是希望延续⽼宅原有的精神和空间体验感,⽽不是将宅院割裂成⼀个个孤⽴的客房。对于每个⼊住的客⼈,不仅有⾃⼰的私密空间,更能⾛出来在整个园⼦⾥与其他⼈交流。

整个园⼦除了15个房间作为客房,另外超过⼀半的空间都作为公共空间利⽤,例如公共的厨房,书房,酒吧,甚⾄是公共泡池。做饭,健⾝,休闲娱乐等功能不但可以在⾃⼰的房间⾥完成,也可以在园中和他⼈⼀起以共享的模式实现,家的意义在概念和空间上都被扩⼤了。整体的功能布局在庭院从南侧⼊⼜向北侧层层递进的同时,完成公共向私密的过渡和转化。

庭院是苏州古宅中最美的空间,庭院成为了另⼀个设计重点。⽼宅院⾥,每个古建筑都有⼀个独⽴的庭院,在设计中把原本格局中没有庭院的房间,也特意留出⼀部分空间作为庭院使⽤。住宅不再是封闭的,室内与室外相通,庭院与庭院相连,延续了苏州园林的情趣,空间随着⼈的⾏⾛变化流动,⼈的感官体验是动态的。

其中的亮点是⼊⼜空间,原先的停车场被改造成了⽯⼦的庭院和⽔的庭院,穿过⽵林肌理的现浇混凝⼟墙⾯,回家的客⼈从外⾯的城市节奏⾃然的转换到园林宁静⾃然的氛围⾥。⽔池中的下沉座椅,让⼈们在休息时更加亲近⽔⾯和树⽊,带来不⼀样的视⾓和体验。通过庭院的改造,动和静,城市和⾃然,达成了最⼤程度的和谐。

古宅的改造是⼀种与历史的对话,在城市⼈越来越倾向独居⽣活的个体时代中,希望通过苏州古宅的改造,创造⼀种打破私密界限,让⼈与⼈,⼈与⾃然都能产⽣交流的空间,这是⼀种对新的⽣活⽅式的探索,也是对于古城更新模式的⼀种新思考的开始。

最后我们回到北京——北京协作胡同胶囊酒店

建筑摄影:锐景摄影

项目位于北京东二环核心老城区,临近张自忠路的段祺瑞执政府,古老韵味与现代风貌交相辉映,别具趣味。

驿栈由两间院子相连而成,从一面中式的朱红色大门走进院子,左侧为前台,右侧为室内影音阅读区。影音阅读区正对白杨前院,前院影壁中暗藏玻璃砖,为房间带来柔和采光。暮色时分,暖黄光影从玻璃砖映出,交错出现代感的光影矩阵。

前院东侧通道为可供休憩的共享廊道空间,这条公共走廊使城市和胡同的街道得以延长,形成“半户外街道”式的全新空间,灰砖与公共家具既成为连接着过去的桥梁,也将胶囊空间变成一个真正的“家”。整条廊道贯穿前、后院,利用落地窗,隔而不断,框取庭院风光。游走长廊时仿若置身悠长的胡同,原本陌生的游客、住客、邻里不自觉停驻于此邂逅交流。更能以具有流动性的书本为媒介,通过公共家具的引导带来别具趣味的“交流”。

院子是“四合院”建筑的居住乐趣所在。顺着廊道来到后院,东侧角落坐落着一处被青砖包围的景观空间。穿过后院,通过南侧楼梯上到二层。二层的露台由一层廊道屋顶连通而成,形成坐于屋瓦之间、树荫之下的典型北京胡同文化体验:夏听蝉鸣,冬看白雪黛瓦。

 

 


5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