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设计名家 > 正文

梁井宇:平民设计 日用即道

2017-12-02 2809 0

“奶奶辈用过的东西,他们的生活方式,在今天看来还是很羡慕与向往。”

——————

在见到他的第一眼,你一定不会相信,原来眼前的这位建筑大师以前竟是“游戏之子”。到底是什么使得梁井宇从痴迷的电子世界渐渐转型走入建筑世界,从对科技未来的极致追求演变于平淡现实里的传统认知.....

undefined

梁井宇,2016年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北京场域建筑工作室的主持建筑师。最初因数个艺术空间项目的获奖而知名。之后受美国《庇护所》一书影响甚大,并将之翻译在中国出版。2010年前后开始信奉佛教。随后三年期间,任北京中心区域大栅栏历史保护区的总规划师,主持策划大栅栏的保护与复兴规划工作。北京建筑大学ADA研究中心的教授,清华大学设计导师。代表作品包括: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上海民生银行美术馆、北京無用生活体验空间等等。

——目标·对技术的极致追求——

我们还能有什么样新的手段与材料解决传统的建筑问题。

从温哥华回国后,梁井宇并没有着急完全投身于建筑行业。2000年至2002年期间,他曾作为电子艺术家为电子艺界(Electronic Arts) 游戏公司设计游戏产品。“可以这样说,我做电子游戏那会儿是我对技术最痴迷的年代,因为我觉得建筑都还不够新、不够未来,更未来的肯定是虚拟的世界。那个时候我应该是到达了对技术和未来追求的顶峰。”可也正因如此上,在对技术的探索上很快便遇到了瓶颈。

undefined

他发现技术世界里有许多和现实生活完全脱节的部分:没有重力问题、排水问题、刮风下雨等等问题的困扰,这不再是一个可预见的真实未来,它终究是虚拟的。虚拟世界越是强大越是无所不能,就越加深了梁井宇对虚拟未来的怀疑,渐渐地,他放眼于现实,其建筑兴趣变得清晰起来。

undefined

“真正的未来必须是坚实地构建在现实的一砖一瓦之上。中国的建造技术在历史上一直领先,落后于西方是在近代,对方发现了混凝土、钢材、玻璃之后。中国的建筑师需要补课,我们现在所有的建造技术和材料都来自于西方。所以我回国的第一阶段,就是想我们还能有什么样新的手段和材料解决建造问题。”

undefined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回国后,梁井宇大概花了五六年的时间在传统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探索上,这一步走得既艰难又坚定,这也是离开虚拟世界后自己所走得第一步。他相信最新的技术与材料一定能让当下的环境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转变·认知建筑之本——

技术不一定要向前看,很多已有的东西可能也没有吃透。

在外人看来,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去定义梁井宇,那么有些人会说“未来的探索者”,有些人会说“技术极致的追求者。但如果让梁井宇自己去贴标签,他却说他会是一个回归中国传统的人。

undefined

这个转变的契机其实源于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和之后日本的311大地震。这两场大灾难对建筑师的震撼都是空前的,可以说是打碎了建筑师一味向前的梦想——‘我们的建造一定比过去的好’。这也使得梁井宇开始思考建筑师的实践到底对这个社会有多少意义。“其实地震后我去过四川,试图做一些震后工作,却发现建筑师在没有消化建造技术的情况下盲目地创新是多么的无意义。

undefined

四川震后的那段时间,梁井宇参与翻译了一本小册子,是由美国与智利工程师合作出版的一本有关防震抗灾的手册。由于智利在5.12之前也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这本手册就很快被推广出来。经过梁井宇细心研究翻译后发现,里面提到的很多方法是中国农民在盖房时都可以运用的,不需要专门的工程师或建筑师参与。当地农民房垮塌严重主要是由于没有采取任何抗震措施。

undefined

就如那本手册所展现的一样,抗震措施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高科技,甚至很多手边的“土方法”都可以防患于未然。悲哀的是,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到这件事,农民接收不到信息,原本可以通过简单手段解决的问题,最后非要用血的教训才暴露出来。

undefined

“即便如此,当时的心理震撼持续也不过一两月,很快大家就回归原来的生活状态。那个时候我便发现,技术不一定要向前看,很多已有的东西可能也没有吃透,我便开始寻找历史上被我们忽略了的知识。”紧接着下一年,梁井宇就翻译了另外一本书叫做《庇护所》。这本书本于60、70年代在美国嬉皮士中盛行,介绍了从原始人怎么盖房到世界各地用不同材料又应该如何盖房。

undefined

翻译这本书对梁井宇来说意义非凡,其中最大的感触便是:其实用过往的技术就可以满足许多今天人们的盖房需求,而传统中也包含了指导我们设计的价值观,不一定突破、或甚至背离传统的创新就一定可以提升建筑文化与艺术价值,我们并没有比古人高明多少。过去时代所蕴含的价值观也并不比今天差。曾经一味向前的他,目光坚定地回归到中国传统之上,但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却令他心有戚戚...

undefined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就有这样一种惯性,这个惯性在八十年代改革以后又推上另一个高峰,那就是“过度重视外来文化。”中国建筑史是一个工匠史,一直没有系统化的整理和提取。我们太少关注自己的历史,这样必然影响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的研究和判断。于是回归传统、回归本质便成为日后梁井宇作品里涓涓细流的根基。

——回归·走向更好的日常——

?回归日常就是奶奶辈用过的东西,他们的生活方式,在今天看来还是很羡慕与向往。

2006年梁井宇给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场域”,他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态就是迫切地想回到现实生活中。工作室名字的两个字都是“土”字旁,“场”是所建设的环境,“域”则意味着更宽广的时间地理概念,简单二字,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一种要扎根土地、扎根环境、扎根场所的渴望。

undefined

在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上,就中国馆梁井宇提出“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的主题。在他眼中,“回归日常”并不是类似“回归传统”的笼统概念,传统这一话题因覆盖面过大、现代人听上去显得沉重与老旧,不太容易吸引关注。“传统”在中国百年建筑史中被不断提起,但往往只是回归到一个死的传统之中,或把历史符号化标签化。而“日用”的概念则完全不一样,所谓日用,便是活的传统:一切朴素的、日常的、被时光磨砺后留下的东西。“简单来说,回归日常就是奶奶辈用过的东西,他们的生活方式,经过漫长的时间和使用依然不过时,在今天看来还是很羡慕与向往的那些东西和价值观。”

undefined

在过去三四十年的实践中,人类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掌握了越来越先进的工具,但如何可持续性地应用,是值得设计师思索的问题。“平民设计”这个概念更像是设计师的工作目标与价值观。“平民设计”不是一句口号,是需要遵循的信条,设计师要更具有主动性。“我现在完全不再迷茫了,关于’平民设计,日用即道’,我是怀着清晰的思路在动手实践。”

undefined

那么到底该如何回归日常,什么样的状态才是理想的生活状态?或许梁井宇的作品——《回宅》可以给出答案。“当我看见报国寺的僧人生活的时候,我就发现物质和便利不是我们追求生活的全部。以前认为房子越大越好、越便利越好,但就算你有九间卧室,到了晚上也只能睡下一张床,所以个人需求和生活乐趣,与智能化或者是物质条件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undefined

人最难做到的就是知足,物质条件越好反而欲望变得也更多。“一方面,物质条件的提高不一定是完全的好事,我之前曾经有居住在恒温恒湿的房子里的一段经历,但它导致我的免疫系统变得脆弱,过敏体质也变得更加严重,因为那样的环境必然导致人体对外界变化适应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现在的社会环境强调智能化、强调科技化,但如果人们都生活在完全智能化的空间里,一旦有更新的科技研发出来,之前的技术又会被抛弃。技术的更新换代是无止境的,导致人们总是对现在拥有的感到不满,或许物欲推动人类的技术进步,但它永远无法让我们满足。”梁井宇解释道。

回归日常,满足最基本的条件,不去刺激人们的物欲,或许这就足够了。

undefined

更多案例:茅贡粮库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21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