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石楠:回归常态与理性 规划正在革命性转型

2015-04-22 4315 0
  作为学术周的最大亮点,巅峰讲坛特别邀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与会作专题报告。重点探讨建立新型的人居观、确立常态化城镇化进程、通过创新与创造性发展解决中国城镇化问题。

  石楠秘书长的报告从职业、行业与学科的三大视角,阐述了对“规划转型”这一议题的思考。

  首先,石楠解析了城市规划的三大领域——职业、行业与学科,对比指出政府是规划行业的主管部门,学科更多属于教育部的管辖范畴,规划行业的核心是包括事业单位和企业在内的所有规划编制单位。

  从规划职业的角度,石楠指出,规划虽然是一门充满理想主义的职业,但面临着被异化的规划需求这一现实。规划虽然有很高尚的理想,剑指城市整体的、长远的、公共的利益,但是其所涉及的政府、企业、民众、专家这四大利益主体,都有各自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这些需求包括基础需求、基本需求和终极需求,规划所倡导的理想往往是终极需求,但现实所面临往往是基础需求,比如企业的基础需求是利润,基本需求是品牌与战略,终极需求才是社会责任。

  石楠认为,规划需求本身是分层次的,对不同利益主体来说,利益也是分层次的,不能拿终极需求要求规划的所有参与者都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也是现实中出现所谓规划失灵的原因,我们拿一个道德导向的终极需求去要求所有人,而事实上,市场主导的基础需求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据此,石楠提出了对规划职业的转型思考:一方面,要从规划师的规划走向全社会的规划,这是对规划行业的挑战;另一方面,规划师的素质要求不只是一般工科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塑造,这是对学科的挑战。

  从规划行业的角度,石楠指出,目前行业积累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从表征上来看是“谁做规划”的问题,症结在于我们做的是“谁的规划”,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体制变了”,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对规划定位的重新认识。

  他提出,利益协调从来就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工作内容,传统的“龙头”统领的概念是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日渐不适应社会现实,必须实现从“龙头”向平台的转型,而重要的是重建协调机制,包括:从规划部门内部的业务协调,走向外部全方位的协调;从规划设计内容的协调,走向规划制定、审批、实施、管理、督察全过程的协调;从被动性协调,走向主动性、制度化的协调机制。石楠强调,规划行业的转型十分必要,最重要的是如何适应市场体制和社会治理结构,独立的规划行业需要的不只是智商,更需要情商。

  从规划学科的角度,石楠指出,城市规划升级成为一级学科是机遇更是挑战,学科最核心的还是知识体系和相对应的价值观。当下存在一种“错位”的规划,规划工作的范围很广,经常搞不清焦点在哪儿,投射到工学、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上,如何实现真正的融合是一大问题。这一特征这导致了规划学科要求庞杂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也给学生学习带来了较大负担。石楠认为,规划学科需要一个试图逐步聚焦的过程,规划的核心科学问题取决于本身社会的规划,取决于规划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接下来,石楠阐述了对城市规划如何回归本源的思考。他认为,城市规划要重新认识“设计”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的日益关注,使得“空间中消费”转向“空间消费”,设计不只是方法或手段,通过精心设计可以提升品质进而拉动消费,提供经济增长的动力。石楠指出,城镇化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改朝换代的社会变革,正呼唤规划做出革命性的转型。

  最后,石楠提出了如何进行规划转型的观点——回归常态与理性。近来,国际社会正思考对城市规划的重新定义:不只是技术工具,而是综合的、参与性的决策过程和良好城市治理的核心象征。城市规划的转型应是寻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要求我们摒弃“龙头”梦,树立“平台”观,警惕滥用“顶层设计”的概念。同时,我们还要防止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让规划回归地方性与咨询地位。石楠强调,规划转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设计改变生活,要认识到规划的局限性,规划不能做所有的事,有些事要交给其他学科去做。城市规划要回归本源,在设计的角度进一步发挥作用、创造价值。
48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