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特色研究

2011-12-16 15535 0
  奥斯卡动画最佳短片奖自1933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设立,至今已有70多年。获奖作品片源产地不断增多,内容题材丰富,制作材料形形色色,表现手法、卡通形象丰富多样,主题异彩纷呈、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体现出创作者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今,动画短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日趋国际化、多元化,艺术水准高,富有较强的人文性、情趣化、意蕴深度,已成为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以下将探讨奥斯卡动画短片在产地、题材、主题、材料、艺术技巧、表现手法等诸方面的特色及其意义。 短片产地的多样性

  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以美国本土最多,前29部获奖作品都是美国的,主要有米高梅影业公司的《猫和老鼠》、《粉红色的芬克》、《扬基督德鼠》等;华纳兄弟的《崔蒂鸟》系列、《由于有点印象》;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的《马古飞去时》、《马古先生的小车》等;联合制片公司(简称UPA)的《格拉德?麦克波波》、皮克斯的《锡铁小兵》、《盖瑞的游戏》和《鸟!鸟!鸟!》;梦工厂与英国阿德曼公司合作的《酷狗宝贝》系列,蓝天工作室制作的《波尼》,派拉蒙1967年制作的《赫伯?阿尔伯特和提加纳布拉》等。

  此后美国之外的动画制作公司也选送作品参赛,以加拿大获奖的最多,有《沙堡》、《种树的牧羊人》、《拯救大师瑞恩》、《丹麦诗人》(与挪威公司合作)等9部作品,英国有《伟大》、《操纵》和《酷狗宝贝》系列,法国有《商标的世界》,德国有《平衡》和《寻找》,此外还有俄罗斯的《老人与海》、波兰的《探戈》、荷兰的《安娜与贝拉》、日本的《回忆积木屋》、澳大利亚的《闲暇》、比利时的《希腊悲剧》、匈牙利的《苍蝇》、南斯拉夫的《代用品》、捷克斯洛伐克与美国公司合作的《马罗》和澳大利亚的《裸体哈维闯人生》等。

  近年来,动画短片的生产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体现在题材、内容的互借性和制作的跨国化。美国制作的《圣诞颂歌》改编自狄更斯的同名小说,迪士尼的《龟兔赛跑》出自古希腊《伊索寓言》;《丑小鸭》取材于丹麦童话家安徒生作品;英国与波兰合作的《彼得与狼》改编自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经典交响童话;而俄罗斯动画家佩特洛夫与日本、加拿大同行们合作的《老人与海》来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同名小说;而比利时才女尼克尔?凡?歌德姆思考着《希腊悲剧》,移居加拿大的弗雷德里克?贝克依旧关心故乡法国的“种树的牧羊人”。《父与女》是由英国、比利时、荷兰联合完成,2011年度获奖片《失物招领》改编自华裔漫画家陈志勇同名绘本,由澳大利亚、英国共同制作完成。

  此外,《花与树》、《汤姆与杰瑞》、《安娜与贝拉》、《父与女》等动画没有一句台词,完全靠生动具象的形体动作来叙事表情达意,突破了不同民族的抽象文字语言之间的藩篱,无障碍走向他域异国,也体现出动画的国际性。

[Page: ]

  角色和题材的多样化

  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的角色形象也丰富多元、造型奇特,非生命体和生命体皆活灵活现、形神兼备。这里讲的非生命体是对现实生活中无生命物体运用变形、拟人等手法改造成为有活力或颇具人性的物体,如《锡铁小兵》里的玩具,《点与线》中的点和线,《蒙娜丽莎走下楼梯》中的70张图片、名画,《商标的世界》著名商标等,它们不以叙事为主旨,而在于揭示某种寓意或哲理,表达创作个性、独特思想、娱乐调侃,或展现最新潮的动画技术。生命体主要有非人类和人类两种,非人类角色主要指卡通化处理的动物和植物形象,主角是猫、鼠、鸟、兔、鸡、小熊、公牛、丑小鸭、粉红豹、花和树等。这些角色都凝聚了创作者超凡的想象力,赋予了深刻寓意和内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成为系列长篇中经典的可爱形象,为动画发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动画短片中的人类也是性格各异、形形色色,代表着世间百态众生群相和复杂人性,有古怪糊涂的马古、执著坚韧的女儿、孤独寂寞的老人、造福后人无私奉献的植树人、丢弃孩子的冷漠群体、亲情胜过一切的姊妹,也有功能特异的儿童、富有同情心的少年、饶舌而自私的成人、命运多舛的残疾人、坎坷潦倒的动画大师瑞恩……

  动画短片表现的内容也迥然有别,题材日益丰富多样。1932年到1937年的作品都是以迪士尼娱乐为主打的短片,如米老鼠、唐老鸭,这与其制片理念密切相关,推崇嘻嘻哈哈的风格。受到佳绩鼓舞,迪士尼继续延续着它娱乐风趣的路线,而其他的公司如米高梅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加入到娱乐化路线的竞争中,竞相仿效,出现了与迪士尼风格相似的搞笑短片,如米高梅的《公牛费迪南德》、《银河》、《扬基督德鼠》、《老鼠的麻烦》等,华纳兄弟的《叽叽喳喳的喜鹊》、《由于有点印象》、《飞毛腿冈萨雷斯》等,角色往往都可爱滑稽幽默搞怪,让人生怜。其中不乏一些冤家对头,如猫和鼠、崔蒂鸟与傻大猫等之间无休无止的斗法。

  以动植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短片直到1951年才有变化,变得更加广泛,是年以人物作为表现对象的《格拉德?麦克波?波》讲述对待有特异功能的孩子应宽容,有效地发挥其特长。此后题材、主题更为繁复多元,人生况味类的作品有《父与女》、《儿子与月亮》、《回忆积木屋》、《摇椅》;人物故事类的有《盒子》、《植树的牧人》、《伟大》、《丹麦诗人》、《安娜与贝拉》;反映社会问题的有《特别快递》、《希腊悲剧》、《勃博的生日》、《探戈》、《封闭的星期一》、《对的总就是对的吗》;科学教育的有《做一只鸟很难》和《嘟嘟,嘘嘘,砰砰和咚咚》,后者以崖壁画的风格描述了探讨喇叭、笛、号、鼓四种类型乐器的发展历程。

[Page: ]

  材料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纵观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制作材料更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是传统和新科技的结合,体现了动画师们积极的探索精神、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从制作材料上看更是五花八门、不断创新、各有其美,真人、水彩、水墨、油彩、剪纸、折纸、皮影、木偶、布偶、磁偶、沙、盐、铁丝、黏土、橡皮、赛璐珞、炭笔、钢笔及泥雕和石雕等。如传统手绘动画《猫和老鼠》、剪纸动画《操纵》等,真人与手绘相结合的如《瑞恩》、《每一个孩子》;玩偶动画《平衡》;黏土、沙和泥类动画《沙堡》、《裸体哈维闯人生》、《追寻》;三维动画《恰卜恰布》、《盖瑞的游戏》、《棕兔夫人》;制模黏土动画如《纽约圣代》、实体动画《邻居》;剪纸拼贴动画《弗兰克电影》、运动引导层动画《探戈》。而《操纵》是通过对纸片角色的压、拉、扯、折等操作实现动画过程,《瑞恩》则对人物的肉体进行缺失、裁剪等方式处理,表现得惟妙惟肖。1962年南斯拉夫制作的获奖动画《代用品》用线段、曲线、不同形状的简单图形组合成世间万物。当下数字技术也给动画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可见或不可见的事物被尽情虚拟成“现实图像”加以展现。多种动画软件的不断开发应用使动画如虎添翼,将奇观性、神幻性发展到新高,肆意创造强烈的视听奇效,创作者无所不能地展现奇思妙想。

  拟人、夸张、讽刺、幽默、变形、神奇、对比、超现实等艺术表现手法,在动画片中可谓屡见不鲜,运用得炉火纯青。

[Page: ]

  主题思想的多样性

  最初获奖的多以娱乐性质的短片为主,表达的主题都比较单纯。到后来,创作者的思想追求、艺术品格越来越多地融入片中,使得主题深远繁复,甚至晦涩难懂。《特别快递》批判了后现代语境下人性的丑陋,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深层危机;《摇椅》反映了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内心生活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希腊悲剧》表现了人类和历史间两难的思辨问题;《锡铁小兵》反映了小人物的生活命运;《物质享受》强调对精神和自由的满足和向往;《寻找》意在揭示人的悲剧产生于人的欲望;《波尼》表达了对美好回忆和真爱的向往;《老人与海》展示了老人的坚强、刚烈、孤独、永不服输的不倒翁精神;《父与女》表现了父女浓烈的亲情和执著坚韧的个性;《钢牙小鸡兵团》以善有善报、人性善根等为主题;《哈维?克拉姆派特》鼓励人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呼吁关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边缘人;《月亮和孩子》以父与子为主题表现父子矛盾的根源;《彼得与狼》探讨了向往自由和人性的伟大的主题;《元首的面孔》具有政治讽刺意味;德国的《追寻》饱含哲理思辨和人生隐喻;费德利克?贝克创作的《摇椅》、《种树人》具有一贯的优雅、简洁、浓郁的人文气息;2011年获奖片《失物招领》则是对工业社会人类麻木、冷漠、机械呆板、缺乏关爱的批评;以《法兰克电影》和美国约翰和菲丝?哈布雷夫妇的《月亮鸟》、《洞》、《赫伯?阿尔帕特和提加纳?布拉斯双重特点》为代表的短片则晦涩难懂、复杂深奥。

  发展动画短片的积极意义以及对中国动画发展的启示

  商业动画片受经济利益驱动,最大限度地兼顾市场需要、大众口味,表现手法往往比较保守、平庸,以观众的平均智力水平为基准,而实验动画短片、艺术短片常充满探索性、人文性、哲理性,对长片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平衡》、《摇椅》、《父与女》、《老人与海》、《希腊悲剧》等作品是当代动画短片的杰作,形式多样、内容广博、造型独特、艺术精湛。

  作为非主流形式的动画短片在与长片的博弈中没有销声匿迹,而是历久弥新,仍然在自我探索中前行,追求原创和前卫的个性,以小见大、构思独特,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鲜活的状态,对于激发创作个性、培养原创人才、积累制作经验、启发独立思考、避免同质庸俗、形成多元风格、娱乐吸引大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都有积极作用。

  行业的良性发展往往呈金字塔结构,底基大、尖端小,而中国动画却虚火很旺,虽然目前中国动画公司有数千家,几百所高校开设动画或动漫相关专业,毕业生已达数十万人;出品的数量虽多,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品牌公司偏少,卡通形象国际影响不够。新手入行难免稚嫩生涩,仓促上阵制作长片难免粗糙肤浅,无法保证高水准赢得观众。只有无数动画从业者大胆尝试,经过大量短片实践操作、历练探索,加强国际合作,才能积累经验,创作精品,培养受众,积聚人气,完善制作流程,动画业的发展也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短片发展到系列剧、长片,再打造出大片精品和动画大师,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浮躁投机、急功近利、精品缺失、创意不足、品格不高仍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大碍,动画强国之路依然漫长,唯有坚定前行、夯实基础才有希望,而大力发展精良短片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晓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李建强:《影视动画艺术欣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奥利维耶?科特[法]著,王英策、王诗戈译:《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幕后?手记》,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4.《动画短片〈平衡〉的现实指导意义》,《文艺研究》,2005(8)。
172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