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CPL:可视化表达的未来照明

2010-06-28 13359 0

  刘易斯 芒福德在他的巨著《城市发展史》说道,人类进步阶梯上有两大创造和工具:文字和城市。人类正是凭借城市这个阶梯,一步步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并贮存自己的文化创造。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城市建设者和居民之间关于想象与现实交锋的记录。在对话与论辩中不断发散的创意,也经常会以出人意表的速度变为现实。这些创意,也一次次帮助城市发展突破胶着状态,实现一再让人眼花缭乱的蜕变、涅槃与新生。

  在产品之外,更致力于对于人类生活及未来的洞察,是飞利浦的“探索者们”在自己的征途中始终把握的指导原则。自1996年开始,飞利浦就在世界范围内召开了一系列以“城市•居民•灯光”(City•People•Light,以下简称CPL)为主题的论坛,以里昂、上海、汉堡等不同的城市为背景,聚集着当地杰出的设计师、社会学家甚至艺术家,进行了内容丰富多样的跨学科探索,并以此来指引着新产品研发和服务的方向。其中,“管理巨无霸”、“形象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都市”是针对中国国情提炼出来的三大主题。
  2009年,CPL进入中国并在南京、杭州等城市举办了亮相式的巡礼。2010年,CPL活动推向深入,先后在上海、北京、深圳等3地举办了4场城市规划与创意界的高端沙龙。这些对话中相当精彩的部分,就是嘉宾们以手中纸笔,将瞬间思想的火花形诸于线条与颜色的变幻,由此,可视化的未来CPL阳光也就从梦想照进了现实。

创意场景一:私人化时代的公共表达

  今天的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波澜壮阔的城市化。每天都有无数年轻的面孔涌入城市;而县城或者镇,随着规模和扩大,也第一次以城镇化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道路、能源与公共设施,无论是原居住者和新来者,都在快速的城市及城镇化中迅速接受着关于空间与秩序的重新定义。
  如何在更加拥挤的空间中满足居民内心的需求,也成为每一个城市规划者都要深入解决的课题。距离感是城市生活的底色,白天,人们习惯用用办公室的格子来表达距离;晚上,人们则是用防盗门和电梯来设定权益范围。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人的社会属性又希望沟通与交流,以此来达到群体中的被认同。所以,建设城市的公共表达空间成为城市和谐的感性需求。

  夜间,改变由灯光主宰的生活基调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在现代化道路照明系统的照耀下,人行道与车行道的井然有序保证了城市动脉的运行。这是我们能够直观感知的一面。而另一面,在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教授娄永琪的作品中,则有着这样温情脉脉的描绘:天黑后,外滩的灯光亮起来了,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向某个地址发送个人化的信息,比如发送一个小小的爱心到外滩的景观墙上,通过与别人的分享,这也就完成了私人信息的公共表达,让普通老百姓也能感受到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飞利浦观点:这几乎就是CPL“管理巨无霸”的完美范例,在城市迅速扩张的时代下,先进的灯光技术和理念不只是简单的照明工具,更是人们表达自我心声和需求,更近距离融入城市生活的媒介。以人为本,才能使得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源源不断的活力。另一方面,这也是CPL中灯光塑造“形象城市”主题的现实表达,外滩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群,借助这些代表了城市形象建筑的灯光,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与希望,体现了城市居民的文化,这是城市个性独特的表达方式,这样的城市形象将更加令人着迷。

设想二 更好玩的灯光与更和谐的城市

  今日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到非常深入的阶段。但是趋同,却似乎是中国城市发展进入一条狭窄胡同的特征。人们在进入一个新的城市后,往往会发现似曾相识的街道、建筑、绿地甚至是商店。而一到夜间,灯火辉煌的普遍场景更会让人对这座城市的真实面孔难以辨认。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城市灵魂的缺失。在“求大、求新、求快”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主旋律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少去考虑是否能有更多样而有意味的变奏。比如,将“好玩、有趣”也作为城市规划的一种成分加进去。游戏,作为人类天性的一种,与许多如神来之笔的创意密切相关。在灯光设计中加进“好玩”的成分,除了能让居民感情更亲近地融入城市,它也会成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奥雅景观设计师姜海龙的笔下,游戏就是如此借助照明与城市精神水乳交融的:在考虑大环境对整体城市影响的同时,增加乐趣的因素,让人更好的享受城市夜晚。比如在白天的时候只是普通的路面,夜晚则可以通过灯光把它解释出来,更可以结合游戏的方式。这样,不同的区域就会有不同的乐趣。城市在这一刻也就活动起来了。同样,这也成就了环境与居民的和谐共处。
  飞利浦观点:城市,不应该只有一副面孔,就像音乐不能只有恢弘的交响曲。灯光作为和谐城市塑造的要素,最终还是要结合城市居民生活的真正所需,考虑人是作为拥有各种情感复合体的存在。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灯光可能是魅力的,但也是冰冷的。有人乐在其中、从而达到与城市深度沟通的照明,才能让人们与城市、环境更亲近,这也正是飞利浦CPL“可持续发展的和谐都市”所要达到的目标。

设想三 每一步,像纳威人那样发光

  2010年,“暗夜公园”突然成为世人关注的话题。“暗夜公园”的词典解释是指将灯光的影响降到最低,人们在其中不仅可以尽情欣赏由数十乃至数百颗星体组成的夜空图,还能捕捉到划过天际的流星。目前世界上只有4座公园获得这一称号:英国加洛韦公园,美国的犹他州天然桥国家保护区、宾夕法尼亚州樱桃泉国家公园和俄亥俄州格奥加公园。
  这种关注,是来源于人们对越来越稠密的灯光的担心。这种担心,不仅事关我们的后代如何学习天文学,更重要的是,照明也正在消耗着地球上越来越稀缺的能源,现在世界上有19%的电力用在了照明上。随着国家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计划,节能照明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居民所接受。但在城市照明发展的过程中,仅仅靠普及产品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需要创意和设计的力量。

  于是,这也驱动了景观设计师吴优德的遐思:在暗夜公园中,发明某种像电影《阿凡达》中类似纳威人尾巴的设备,通过人的生物能转化为电能。晚上,随着公园内人数增多,场地就越亮;但随着人散去,公园就慢慢变黑,直到过渡到暗夜的自然状态。这种移动的灯光,既可以照前也可以照后,城市就因此而变得更有生气。甚至高速公路上的人或车也可以配备这种设备,就不会发生偏僻路段没人经过但路灯全亮所造成的浪费。
  飞利浦观点:这个创意的美妙就在于他解决了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基本矛盾。因为人在城市中既是光亮的需求者,同时又是光亮的制造者。光是“按需产生”的,这极大地提高了能源的效率,做到了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因此,灯光也起到了营造人与自然界和谐关系的作用。如同飞利浦CPL“可持续发展的和谐都市”所提倡的那样,灯光以人为本,在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安全感的同时,还能连通你我,使居民和城市更加亲密融合,实现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因为有持续千年追逐飞行的梦想,最后诞生了飞机。
  人类,正是有着让机器对话的梦想,所以诞生了今天的互联网,
  所以,今天在纸面上跳跃的这些关于未来照明的创想,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会立体化、可视化地呈现在你我的生活中。


152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