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文字体设计面临三大困局

2009-09-09 6656 0

【相关新闻链接】:北大方正:用我的字,每字每年交一万元


 


 

  报纸杂志、书籍、广告牌、甚至于饭店里的菜单……文字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为何相同的文字会给人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呢?为什么有些编排令人忍不住多看两眼?这一切都源自于“字体设计”,字体的变化和空间组合令这些人们熟知的文字产生了奇妙的变化。

    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国内字体设计界的专家学者。虽然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字体设计相比过去,近年来已呈现出不错的发展趋势,但相比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设计陈旧、设计人才缺乏、字库版权维护等不利等因素令国内字体设计无法走出整体发展缓慢的困境。

  现在书报所用主要字体还是建国初设计的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开始从事字体设计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余秉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中国字体设计发展缓慢,建国之初设计的字体依然是现在印书、印报纸的主要字体,给人的感觉陈旧,没有太多创新。如1964年1月,北京新华字模厂字体设计室为《人民日报》设计的正文字体“641体”(即报宋体),一问世,国内所有报纸都用这种字体。如今,40多年过去了,它依然是国内80%报纸的正文用体。

  “从建国到现在,我国共设计出近200余种印刷字体,但在日本,则是以每年200余种字体的数量增加。”从事字体设计行业已有38年的北大方正字体开发总监朱志伟用数字对比来说明国内字体设计与日本字体设计间的差距。朱志伟16岁便参加工作,从最初的刻字工人到现在国内最大的专业字体公司开发总监,常年工作在一线的他对于国内字体设计发展情况有着更深的感触。“十几年前,日本已经有了20余家字体设计公司,目前这个数量仍然呈上升趋势;而我国当年的七、八家字体公司已锐减到现在包括方正在内的三、四家,在设计和生产能力上与日本存在明显的差距。”

  为了丰富中国字体,北大方正从2002年起开始举办字体设计大赛,两年一届,至今已是第五届。“虽然每次都能收到上千幅作品,但真正能作为印刷体使用的非常少,一届比赛能出一幅已是令人惊喜的事情了。”曾连续担任过四届大赛评委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余秉楠告诉记者,运用于报纸书籍的正文印刷字体设计不像用于包装设计、广告的创意字体那样可以任意发挥,正文字体要求风格统一、流畅、均匀、清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比赛中,虽然能发现一些打破常规、充满创意的作品,但在阅读上不好辨认,难以成为普及的印刷字体。”

  为数不多的字体设计师大多是高中学历

  “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字体设计的人本来就不多,有一定资历又还在世的,跑遍全中国更不会找到多于10人。”在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廖洁连主编的一部名为《中国字体设计人——一字一生》一书的序言当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语句。

  “字体设计发展缓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设计人才极度缺乏。”余秉楠说,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北京和上海相继成立了字模厂,并专门设立字体设计室,选拔和招募了几十位专业人才,大致由刻字工人、书法家、出版社美编三方面的人才组成,他们都是工人编制,沿用了印刷厂里刻字工人的职称。“待遇低,社会地位也不高,导致长期以来,字体设计师在我国不受重视。现在,很多老设计师退休了,年轻一代因为收入不高,不稳定等原因也都不愿意入行。”

  朱志伟告诉记者,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字体公司里,如方正、汉仪、华文等,字体设计师大都是高中毕业生。“印刷字体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不仅对技术的依赖性非常强,和美学思想也是密不可分的。“由于从业人员美术基础不够,在字体的创新方面十分欠缺。”

  版权保护不力使设计公司不愿研发

  同时,社会对字体设计教育的不重视,也是国内字体设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余秉楠1962年从德国留学归国后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创办了书籍装帧系,率先开设版面设计、中外文字体设计、印刷字体设计等课程。当时培养的学生,曾多次在日本最权威的字体设计大赛——森泽国际印刷字体大赛中获奖,有些设计还被相关字库采用了。“但人们对字体设计普遍不关心,80年代还搞过几次字体设计大赛,但一等奖奖金才500块钱。但在日本,奖金达到300万日元。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连设计大赛都逐渐取消了。”余秉楠说,现在这个系与装潢系合并,学生一般都不做印刷字体的设计,只设计一些广告字体。

  而在朱志伟看来,进入数字化时代后,由于盗版原因,字库的版权很难得到保护,令字体公司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设计全“打了水漂”,一套中文字库,7000多常用字,一个6至7人的团队需花上一年的时间才能设计出来。“由于版权得不到保护,一般公司都不敢轻易投入,我们也希望中国字库更加丰富,但谁来买单呢?”


74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