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祝帅:“中国最美的书”质疑

2009-03-05 13003 0

  2008年“中国最美的书”评选于11月在上海落下帷幕。这个评选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担任评委会主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总经理(原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担任评委会秘书长。这里“单挑”这个展览,并不是说这是中国设计界最具有权威性的评选,更不是说这是2008年中最重要的一次设计评选。坦率地说,由于深知这个克隆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的专业含量不高,所评选出来的获奖作品根本无法代表中国书籍设计(更遑论整个平面设计)的最高水平,所以以往我并不怎么关注,只是印象中曾有中国送选的河北设计师张志伟设计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一书获“世界最美的书”之后引发的编辑、设计师、出版局领导的“署名权争议”一类的业界丑闻。但是近年来由于设计界内部缺乏一个高水平的书籍设计评选,使得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具有诱惑性的书籍设计评选屡屡被公众认为是设计界内部的“权威”评选,它所引出的一系列话题,值得在设计界内部进行讨论和商榷,并且从近几年的评选状况及其社会影响来看,这种批评似乎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在我看来,这个名为“中国最美的书”评选,其实视野是比较狭隘的。且不说笔者问过很多书籍设计师都不知道这个评选的参选程序如何,单就获奖作品来说,几乎全部是清一色的人文/文化类书籍。这个名字很有感召力的出版业主办的设计评选,虽然区分了“文学类/非文学类”,但显而易见的是相对于科技类,文化、艺术、书画、摄影类书籍更容易“脱颖而出”。这是因为人文类的书籍,所涉及的书法,图片等内容,本身就很好看,因此很多人文类书籍设计之“美”,其实往往是沾了内容的光。张志伟引起署名争议的那件作品《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之获得2004年度“世界最美的书”及因此引发的争议,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书籍的文本、插图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实有过书籍设计经验的设计师都知道,人文类的书最好设计,最容易“出效果”。真正难设计的是科技类的书籍。同等情况下,理工、科技类的书籍则常常让设计师为“无米之炊”,另外,畅销书设计想要出新也真正不容易。正因此,很多中国书籍设计师最怕接的活,就是做科技类的书。而反观国外的书籍设计展上,经常有科技类的书入选,这与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一种艺术评选,题材上的倾向并无可厚非,然而对于书籍设计而言,这样的评选恐怕对提高中国各个门类书籍设计的整体水平以及社会审美所起的作用还很有限。受其影响,以至于很多中国书籍设计师到处寻找容易设计的人文类“选题”,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创造出一些根本没有阅读和出版价值的选题,就为来争一个“最美的书”,这就难免有违评选的初衷了。

  不仅如此。从获奖作品来看,中国书籍设计师真正的“设计观念”,不是太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对于书籍设计,无论是客户还是设计师大多数情况下仍然只是从创作者本位出发,作点“表面(封面)文章”——只是用纯美术的评判标准来要求书籍设计作品。在当今书籍设计领域,大多数的探索集中在形式美的层面,而从创意上吸收海报设计的思维方式、把书籍设计的视野拓展到整个平面领域的努力和意识还很缺乏;有的设计师虽然意识到了创意的重要性,但他们对于“创意”的态度还停留在比较庸俗甚至次要的理解水平,因此很难与海报设计等领域所达到的国际地位相提并论。不妨说,尽管国内书籍设计近年来品位不断提高,但从意识上说这仅仅是形式单方面的变换和提升,在整体创作思维方面并没有经历整个“平面设计”领域在20世纪末所发生的那样一个“创意革命”和思维方式的转换,更遑论像广告设计者那样稍微关注一下作为消费者的读者行为、心理、图书出版市场调查等领域的科学方法和经验。

  从张志伟开始,中国已经出了几位水准不俗的书籍设计师,包括蔡立国、陆智昌、朱锷等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不会手绘(至少在作品中没有体现出这一点),但通过几何图形等现代视觉形式和对于特种纸、印刷技术的熟练把握,的确也能给当代书籍设计带来了一种新鲜的审美经验。但问题是,这种同质化的审美经验很容易被模仿,因为重复而令人腻味。例如,从蔡立国设计陈丹青的著作《退步集》以来,中国书籍设计师似乎有一窝蜂地模仿鲁迅著作式“极少主义”的倾向,这种现象的登峰造极,就是屡屡出现在书店中的各种具有所谓“设计感”的白皮书。最近这一类的书籍封面设计愈来愈多,这种风格的书籍出现一本是创新,但屡屡出现在书店中就令人感到苍白乃至厌烦了。这种风格像香港设计师陆智昌在内的只能从“形式实验”的角度、且仅仅掌握一种设计风格的设计师的作品一样,往往是乍一看还好,过多重复之后就难免令人感到厌烦了。无论如何,从从业者的观念上来看,中国的书籍设计师整体“从装帧到Book Design的过渡”(吕敬人语)——或曰从“美术”向“设计”的真正转型还远远没有完成。

  我们可以说,中国书籍设计的整体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作为其母体的整个平面设计领域。“书籍设计”在我们国家的学科目录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但长期以来在实务领域,书籍设计与平面设计不仅在分工上是两个圈子,就是在专业信息的沟通和学术交流上的壁垒其实也是根深蒂固的。在中国平面设计师不断地打开视野,并且在国际设计界逐渐获得自己的地位的同时,书籍设计所取得的成绩还远远不够。事实上,中国书籍设计师普遍缺乏平面设计的全局视野。专门从事书籍设计的设计师,创作海报或标志设计的时候,往往都有捉襟见肘的感觉(包括几位顶尖书籍设计师在内),但反过来,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反过来做书,感觉都不会差。更何况,由于缺乏明确的行业资质与准入标准,使得书籍设计界一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仅仅有几台电脑的小公司、小设计作坊特别多。这样的行业现状难免令人堪忧。

  在这方面,书籍设计把自身归于出版界,而不是整个平面设计界,过分强调书籍设计的“这一个”部类,忽视“书籍设计”与整个平面设计界最新进展的沟通与联系,恐怕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原因。我们承认,在中国当代的书籍设计中,早已不是前几年的“美编包打天下”的局面,这种现象无疑是值得欢呼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书籍设计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编辑而不是设计师那里,与此相联系,“中国最美的书”这样评选的话语权,也是掌握在其主办者——出版界而不是设计界手中。不需要讳言,就专业设计的品味和眼光而言,出版界是无法与专业的平面设计界相提并论的。因此,在公众(尤其是充当“把关人”角色的编辑)中进一步建立和普及尊重“设计”专业价值的氛围,同时对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两者对于书籍设计师同样重要。

  当然,我们不能回避平面设计界自身的问题。根据我的观察,出版界其实并非不想尊重设计的专业价值。例如从历届“中国最美的书”的评委组成,或每次评选之后《中国图书商报》等图书出版专业类媒体所作的“专家访谈”情况来看,一般都会出现北京的吕敬人和上海的袁银昌等人的身影,但似乎中国出版界熟悉的设计界的人只有这南北两位老字号的书籍设计师。这种现象与中国设计师停留在“单打独斗”的状态不无关系。长期以来,中国设计师只热衷于自己在圈子内部的展览中获奖,或是以个人身份加入某个国际设计组织,而忽视了本行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责任和营销推广。没有自己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我说的不是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下属的书籍装帧专业委员会),只能把设计的话语权拱手让人,并且往往是让给一些自以为可以统治设计的“上级”行业,这样,“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屡屡在中国设计界发生,就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

  作者:祝帅(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
  来源:祝帅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23051b0100byp3.html


148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