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3D并不是动漫唯一的未来

2009-03-02 7921 0

  去年4月,美国迪斯尼电影公司正式宣布该公司将在今后4年内上映10部动画片的消息。这些影片包括《玩具总动员》和《赛车总动员》两大系列的最新续集。除了已经上映的机器人爱情故事《Wall-E》,以及将在2009年圣诞档上映的手绘动画片《青蛙王子》,其余8部动画新片均采取数码3D技术制作,《玩具总动员》前两集的3D版将分别于2009年10月2日和2010年2月12日上映。

  “进一步采用3D技术、电脑特效,会让我们的故事更加出彩。”迪斯尼和皮克斯动画影业的首席创意官约翰·雷斯特(John A. Lasseter)表示。从在赛璐璐基片上徒手描摹,到如今在电脑中用玛雅软件捏造3D角色、设定动作,动画片制作今非昔比。技术应用的革新对未来动漫行业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未来,观众需要什么样的动漫作品?3D技术是否会引导观众的审美需求?动漫创作人才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3D技术并未改变动漫审美观

  2001年7月9日,第一部全CG电影《最终幻想》在美国洛杉矶首映,好莱坞著名演员汤姆·汉克斯立即发表声明,警告演员们“计算机演员代替真人演员的趋势即将到来”。但是8年过去了,真人演员们依然活跃在大小银幕上,演艺界依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3D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二维动画片缺乏空间感的缺陷,克服了偶类片动作欠流畅的缺点,融合了两者的优势。在拍摄诸如千军万马奔腾的远景,或者泰坦尼克号沉船的场面,或者侏罗纪公园中恐龙时,为了节省制作费用,导演会适当采用动画技术。“但在这些场景中,观众不会感觉到它是动画,当镜头聚焦到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时,真人演员他们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情、微妙的肢体语言,仍然是影片不可取代的要素。”,此时动画只具备了模仿的特性,让它只能沦为影片中的“配角”。“即使是在塑造动画角色时,很多导演也会完全借鉴真人演员的表演。

  故事片、动画片、纪录片是三种独立的电影类型,随着动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动画手段将会融入故事片和纪录片,但三者仍然会保持独立。和故事片、纪录片一样,动漫也有着折射时代潮流的功能,

  动漫创作人员,素养要求一如往昔

  动画专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动画、漫画市场具有1000亿元的潜在价值空间。我国将力争在未来5至10年内,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北京、上海、杭州、大连、深圳、广州等各地纷纷建立动漫产业基地。游戏动漫人才成为市场上最紧俏的人才之一。

  现有的3D软件不断更新换代,具备了更多先进的功能,不少喜好动漫的业余级“粉丝”也加入到了动漫制作中来。有人利用现有的软件技术,制作出一些简单的动画短片,直接在网上发布,一时间也吸引了不少眼球。但有关专家认为,“虽然,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动漫行业的准入门槛,但是将来要在这个行业内取得成功,他仍然必须具备造型的能力、绘画的能力和讲故事的能力。”

  经济萧条影响动漫走向?

  有专家曾在电视媒体上指出,经济膨胀、消费能力的提升,让普通人做起了英雄梦,所以人们看到了《功夫熊猫》里的阿宝,突然“麻雀变凤凰”。但是这种平民英雄人物,在经济萧条时,恐怕不会再出现在荧幕上了。


90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