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设计名家 > 正文

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

2008-11-28 8775 0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何镜堂是广东东莞人,1938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他主持了100多项重大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其主要代表作包括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北京奥运羽毛球馆、北京奥运摔跤馆、9·18纪念馆等。

  在讲述完东方奥运传奇之后,“鸟巢”和“水立方”依然在展示着“奥运之城”的无穷魅力,无论是晴日里蓝天、白云下,还是阴天里冷冷的北风中,总有无数游人穿梭其间,领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所带来的雄伟和震撼。的确,它们是2008年奥运留给北京、留给中国遗产的核心内容之一。带着对奥运辉煌的美好记忆,人们不禁遐想,本世纪初,中国另一件举世瞩目的盛事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在黄浦江畔,给上海、给中国留下什么样的珍贵馈赠呢?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效果图)。

黄浦江水映华冠

  当然,上海不会让每一个中国人、让每一个关心中国的人失望。这座富有无限生机和活力的远东都市,这座长江文明的核心之地,这座近代以来就一直为向现代社会转型而不停探索的中国经济中心,在悄然间铸造着巍峨、瑰丽的“东方之冠”,它就是作为永久性建筑的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

  这座名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享有东道国的先天优势——紧邻黄浦江,处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的视觉中心。它由国家馆、地区馆、港澳台馆组成,其中,国家馆居中升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拟斗拱。地区馆平卧于国家馆之下,为人们活动提供坚实的平台。

  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它的设计者是一群中国本土设计师,而其中的领衔者就是中国最优秀的建筑学家之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先生。

  日前,本报记者对何镜堂院士进行了独家专访。

[Page: ]

中国馆核心筒混凝土结构封顶 世博永久性场馆制高点诞生
正在进行紧张施工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开启文化对话

  “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历史。”法国大文豪雨果的这句名言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建筑所具有的独特而重要的历史价值,而就世界博览会150年历史来说,各种形态和设计的展览建筑就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伦敦水晶宫到巴黎埃菲尔铁塔,从布鲁塞尔原子塔到西雅图太空针。在国家馆出现之后,各个国家的文化特征首先呈现在作为展示平台的展馆本身,正如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所说的那样:“世博会也是世界建筑博览会,某种意义上,我们将国家馆建筑视作中国推出的‘第一件展品’。”

  正是深刻认识到中国馆所承担的使命,何镜堂院士感到任务的光荣和艰巨。他回忆其设计创意的由来时说,在考察中国参与往届世博所设计的国家馆的基础上,他和他的设计团队觉得国家馆的设计必须在表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两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或许出于一个农耕民族对自己历史的眷恋,或许出于对中国出土文物的情有独钟,他们对古代的“斗”、和“鼎”等文化符号充满了兴趣,并从中获得了创作灵感。当然,促使他们做出这种设计选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刻认识和思考。被称作“土木工程”的中国传统建筑将数千年的智慧倾注在对木结构的探索上,并逐渐形成“斗拱”这一经典代表。于是,以四大支柱为依托,层叠出挑的斗拱式“中国器”方案跃然纸上,而它最终征服了设计方案评审委员会,从344个应征方案中脱颖而出,并在吸收了清华大学设计方案的部分精华,形成了中国馆的最终设计方案“东方之冠”。

  作为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对该方案的解读当然是最权威的,他在接受我采访时说,中国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庄严华美,形成“东方之冠”的主体造型。地区馆水平展开,形成华冠庇护之下层次丰富的立体公共活动空间,以基座平台的舒展形态映衬国家馆。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际、万物咸亨,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何镜堂院士强调,这个设计融合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师法自然”等中国哲学思想,中国红的外表和独特造型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当然,对其造型,不同的人还会有不同想象空间,有人说像传统建筑上的斗拱,有人说像一顶古代的冠,或者像一个装粮食的斗。


95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