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理论文摘 > 正文

浮华背后 设计师“拉帮结派”尽在时尚圈

2008-05-07 6194 0

  有人的地方必然有纷争,必然讲派系,以高尚审美自居的时尚圈尤甚。不然你以为天下最有名的时装学院,为啥非要巴结时装杂志的主编;明明非常优秀的某年轻设计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进不了巴黎正秀;日本设计师宁愿委身广岛一派多年,也不自立门户;大师们成名之前怎么都去YSL实习。
 
  是的,米兰、巴黎、伦敦和纽约有着自己的时尚裙带,少数时候利益令他们结盟,多数时间是争个你死我活的。他们各自有赞助商、大牌设计师、时尚杂志主编、时装学院,及属于自己的明星和贵族,这种独立性也引领着这个世界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时尚文化。
 
  纽约魔头帮
 
  特征 号称最兼收并蓄的帮派,尤其热爱华裔年轻设计师;魔头们的毒舌和金手指可以并用,外加搞时装剧和时尚派对,这四样武器几乎所向披靡;最爱搞设计真人秀和评奖。
 
  帮派主要成员 参与者和拥趸几乎不分家,互相影响,包括美国《Vogue》主编Anna Wintour、纽约Parson学院的主宰们、天天走红地毯的那些好莱坞明星和CFDA赞助商。
 
  忠实拥趸 以衣着懒散舒适著称的美国佬,不需你多出挑,简约、舒服就行;好莱坞众多贱女、滥女,以Paris Hilton、Lindsay Lohan、Nicole Richie等人为首,互相比着来拷贝。 


《穿Prada的女魔头》剧照

    为啥叫魔头帮呢?首先因为前年红极一时的滥片《穿Prada的女魔头》。虽然片子的衣服完全是大牌堆砌,极其不时尚,情节刻画与事实也严重不符,但却让Anna Wintour这个女人成为全球闻名的女魔头。事实也是如此,凡是被她看上的设计师,基本都会大红大紫,如果被她小小贬损一下,基本上是没戏了。纽约设计圈的亚裔老女人和嫩嫩小gay们都是谁提携的?就是她。
 
  另外几个魔头也魔力无敌。他们各有各的厉害。为啥梅塞德斯奔驰时装周的布莱恩帐篷里,几十年如一日充满了简约的“大苹果”味道?“天桥骄子”的选拔由谁把持?那都是Donna Karen 、Michael Kors们搞的名堂。他们已经把他们的概念植入纽约时尚骨髓中,后来人如果想撼动很难。雅各布斯的工厂里究竟有谁在混?当然是Marc Jacobs 和他的好“姐妹”,诸如希尔顿姐妹、奥尔森姐妹、琳赛等,他们嚣张跋扈,声色犬马,奇装异服,相互勾结,炒作自己。而Parson学院优秀一点的学生,也都被CFDA的几个老魔头凑到一起搞作。 


Alexander McQueen作品

  纽约魔头帮非常有钱而且慷慨,具体到什么地步呢?从伦敦到巴黎,施华洛世奇是时装秀最慷慨的赞助人,无论是Alexander McQueen、Hussein Chalayan这样的大师,还是Philip Lim、Alexander Wang这些小弟,都获得了资助。要不然,McQueen也不会有钱在T台上搬来机器人和三维投影,让Kate Moss如鬼魅般在舞台上翩然起舞,又灰飞烟灭;Chalayan也绝无可能把一场时装秀办成时装书里必定记载的行为艺术。更重要的是,施华洛世奇是CFDA的常年赞助商,当然也就成了提名者最重要的后盾。 


Hussein Chalayan作品

  前些天,纽约时装周刚刚采取了一个极端措施,就是坚持要把时装周的时间与巴黎、米兰错开,而且号召参展品牌即使拉赞助,也要把大牌明星和著名媒体请来(媒体从前都是自掏腰包看秀的)。他们受不了巴黎、米兰的强势,更恐惧伦敦的复兴,所以疯狂掏钱,以无孔不入的态度,鼓噪着纽约时尚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纽约时尚,是一个从资金到炒作都相当完备的商业运作模式。纽约魔头帮更多地扮演着商业操纵者的角色。

[Page: ]

 
  广岛偏执狂
 
  帮派特征 充满岛国扩张精神,夹缝中也要执著生存;只要是血统纯真的日本年轻设计师,便来者不拒;信奉“像男孩一样”的女装设计信条;几经沉浮,再次上位。
 
  帮派主要成员 川久保玲、山本耀司、渡边纯弥、粟原大等。
 
  忠实拥趸 希望穿乖戾鬼马的设计区别于他人的人;设计后辈占拥趸的大多数。
 
  “衣橱里没有广岛一派的衣服,是不可饶恕的缺陷。”多么可笑的宣言,穿什么衣服、怎么打扮都是无罪的,凭啥我就要选择广岛一派呢?但事实就是如此。广岛一派的变态剪裁、夸张廓型,确实前无古人,满足了意欲在狭小空间茁壮生存或者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的人的念想。广岛一派是乖戾、沉重的,色彩怪、剪裁怪,廓型更要怪,穿着方式怪到极致,完全符合日本最多见的形容词“鬼马”,而笔者更愿意用惊悚来形容。玩限量最多的、与艺术家联袂最多的也是这一派。 


川久保玲作品

  20多年前,川久保玲(Rei Kawakubo)和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在巴黎一同亮相,他们黑色的比丐帮还要破烂的服装,居然赢得了以优雅著称的巴黎时尚评论界惊呼:“广岛时尚”(Hiroshima Chic)来了。20多年来,在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以及他们的伯乐三宅一生身边,已经团结起一批日本设计师。如今,他们三人在巴黎,每人有一个巨型的设计展厅,名字都以“本人名字+House”命名,其实就是想告诉你,“我们是一群人,我们互相提携,哪怕是设计观念完全扯不到一起,也同样惺惺相惜。”虽然经历沉浮,曾经被复兴的巴黎优雅掩盖光芒,但至今仍然坚挺。渡边纯弥、粟原大、田山淳朗、津森千里、小野冢秋良、泷泽直己……成为新世纪时装设计最乖张的群体。 


山本耀司作品

  当年川久保玲取Comme des Garcons意为“像男孩一样”,就已经说明了她的设计取向。他们感兴趣的是面料以及服装的结构本身。忠实追随者Alexander McQueen,为了表达对川久保玲的崇敬之情,为纪梵希设计了一套高级礼服,取名为MADAMA REI,意为“玲夫人”。 
 

[Page: ]

  安特卫普疯人
 
  帮派特征 更接近设计本源;只输出不引进;有成夫妻的,有成陌路的,还有一些隐退田园的,非常理想化的一批人。成名靠的是巴黎、米兰核心时尚圈的推崇。
 
  帮派主要成员 安特卫普前六子、后六子。
 
  忠实拥趸 日本市场和巴黎、米兰以外的欧洲市场喜欢标新立异的疯人。
 
  “6英尺以内,必有一个时装设计师。离开米兰,忘记巴黎,别再思念伦敦,安特卫普将成为欧洲的时尚之都。”小小的比利时安特卫普,何以成为我们每每都提的小帮派?话得从“安特卫普六子”的成功说起。 


Ann Demeulemeester作品

  1987年,六位从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毕业的年轻人,开着一辆租来的破卡车,浩浩荡荡去伦敦参加服装设计大展。果然,他们的前卫设计概念、细致剪裁和五彩拼贴的新颖手法,震惊当时低迷保守的时装界。从此被誉为“安特卫普六子”,一举奠定比利时设计在时装界不可动摇的地位。这六位是Ann Demeulemeester、Dries Van Noten、Dirk Bikkembergs、Dirk Van Saene、Walter Van Beirendonck 和Marina Yee。后来,Marina隐退,她男友Martin Margiela迅速上位,接替了她。紧随其后的Raf Simons、A.F. Vandevorst等,则构成了后六子。
 
  他们的恩师兼这场造星运动的幕后主使Linda Loppa,如此评价弟子,“他们的作品不是美极了,而是非常有感情。”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安特卫普这帮人,是性情中人,他们忠于设计,注定只能成为选秀选手,而不是运作高手,能成为时尚弄潮儿,但一切都要看巴黎、米兰的脸色。 
 


Martin Margiela的“贱民”服装
(上面这些衣服的材料分别是:手套,凉鞋和陶瓷碎片)

  Margiela混得好,除了解构设计牛之外,还因为他迎合了巴黎的口味。在Hermès担任女装设计师期间,他是尊重这个百年皇家品牌的,也玩,却不那么嚣张。
 
  链接:
  权势时装周
 
  四大时装周的特色可以这样概括:纽约简约、自然,运作更具商业本质。伦敦前卫,时装周像新兵的疯狂展示,粗糙嚣张。巴黎是永恒的奢华和傲慢,而米兰,就是一个时装工业的传奇。
 
  最近,伦敦时装周有点赶超巴黎的势头,Alxander McQueen、John Galliano,这些顶尖设计师都是从伦敦走出来的。而伴随着销售压力的问题,以新锐设计师为主的伦敦时装周让我们感到眼花缭乱。
 
  时装天才的路
 
  无论来自中央圣马丁,还是安特卫普皇家设计学院,你都要走这样的路:先伦敦后巴黎,接着去Christian Lacroix、Herm s 、Yves Saint Laurent其中之一当实习助理,然后拉到赞助作秀,上位。代表人物有Alxander McQueen、John Galliano、Stella McCartney 等。纽约Parson的毕业生,先要去《Vogue》打杂,待到设计取悦了Paris Hilton等潮人,便被推荐参加CFDA,然后获得赞助,一炮而红。
 
  派对的幕后交易
 
  成名大师也要维持作品的高曝光率,台前参加各种派对和秀,幕后就是交易。摩纳哥王室蒙地卡罗玫瑰舞会、巴黎克利翁全球贵族千金成人舞会、奥斯卡颁奖礼等都是大师们必须去的地方。一定要慷慨,一定要早动手,因为无数人早已把一车车昂贵的服装送到皇室和明星手里,为的就是让自己的作品和品牌更红。

 


69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