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创意中国展”亮相英国V&A博物院

2008-03-14 15013 0

  3月15日,“创意中国”当代中国设计展将在英国国立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院(简称V&A)开幕。这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中国文化节——“时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图向英国传达最时尚和最流行的中国形象,这也是英国第一次举办最新当代中国设计的展览,将首次阐释经济发展对中国都市的建筑和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展览历时4个月,将于7月13日结束。

  展览由维多利亚与阿伯特特博物馆张洪兴博士和劳伦·帕克女士(LaurenParker)经过四年的研究后策划而成。从展出的内容与展览安排设计上就可看出策展者的郑重其事。四年中,他们和中国众多机构及艺术家设计师进行了密切接触与合作。劳伦·帕克表示:“这次展览捕捉到了在这几年中,我能感受到中国在一个消费型社会崛起的过程中,设计也伴随着这一过程,进入一个重要阶段。我们能感受到中国确实存在着一股充满激情的设计浪潮。”张洪兴表示:“在过去20年中,当代设计在中国变化巨大,超出人们的想象。现在,人们开始谈论中国设计、而不仅仅是中国制造。只有设计才能增添商品的附加价值。”

  始建于1857年的V&A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设计博物馆,也是英国第二大国立博物馆,其中国藏品数量也仅次于大英博物馆。在V&A博物院收藏的23000件中国藏品中,也包括中国当代的设计作品。博物院自2005年举办中国艺术家摄影和影像展首次大规模介绍中国当代艺术以来,“创意中国”是其最大规模的对中国当代设计艺术的展示,之后还将筹划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有中国主题展。



吉吉熊猫玩具

  卡通熊猫、“上海滩”新唐装、“鸟巢”、CCTV总部大楼、奥运会信息中心“数字北京”,以及玩具、唱片封套、球鞋等200多件(组)优秀设计作品,将告诉英国公众一个“设计的中国”。展览试图集中体现中国人的希望与梦想——从设计师的个人创业精神,到处于巨变时期的社会期望,再到一个民族在全球崛起的决心。除设计作品外,展览还将包括对形成当代中国社会期望的重要人物、公司和机构进行的案例分析,其中包括:建立中国第一家化妆品公司的靳羽西;引发人们对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情趣、浪漫和时装怀旧情怀的电影《花样年华》导演王家卫;中国艺术家、企业家陈逸飞和中国私人房地产开发公司SOHO中国。

[Page: ]




朱培作品  数字北京

  为了清晰勾勒不同区域艺术设计商业设计的不同特征,展览由南及北,选取深圳、上海、北京、三大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对不同设计领域进行探究:深圳的平面设计和视觉文化,上海的时装和生活方式,北京的建筑和城市。“以地域为经,时间为纬,聚焦中国在过去20年里设计业发展最迅速的三个城市——深圳、上海、北京,试图由南到北让英国观众身临其境地体会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之路:从深圳,经上海,最后到达北京。”“创意中国”当代中国设计展联合策展人、英国V&A博物院亚洲部中国藏品主任张弘星如是解说展览的结构。“从最年轻的城市深圳开始,深圳是中国平面设计运动的发源地,上海更多着重于时装和生活方式,北京突出的是建筑和城市。”



V&A博物院利用陈绍华的海报制作的T恤效果图

  正黄底,两条交缠虬结的腿——一条黑西裤,足蹬黑皮鞋;一条瓷彩云饰裤脚,足蹬云头皂脚靴——两腿开步,右行,一前一后。陈绍华16年前在狭小出租屋里就着咸菜与方便面创作的这幅主题为“起步”的海报作品如今成了即将举行的“创意中国”的展览海报和T恤及明信片的用图。

  展览也是正在英国全境开展的“时代中国”(CHINANOW)大型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该活动从2008年上半年开始,直至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其间将推出共800多项活动,包括中国题材的展演、电影、烹饪、艺术、文学、设计、科技等,旨在聚焦现代中国的精华,构建国际交流桥梁。

[Page: ]





马良作品 棉花糖上的日子

  来自上海的马良,其系列摄影《棉花糖上的日子》被“创意中国”展归入了深圳单元——描述平面设计与视觉文化。其作品惯常营造的“甜蜜而酸楚”的青春氛围,恰巧对应了人们所理解的时尚。




马岩松 红螺会所

  2007年,马岩松设计的红螺会所在北京北郊密云地区建成,此时他32岁。这是一幢漂浮在湖面上的单体建筑,有着漂亮的三维曲面,是他第一个被建成的设计。



马岩松 天津中钢集团公司大厦

[Page: ]


伦敦人眼中三大城市

  北京

  北京的“鸟巢”,库哈斯和奥雷·舍人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北京首都机场的新扩建部分;精品Spa酒店;“长城脚下的公社”;马岩松、王晖、大舍建筑工作室和标准营造事务所等中国著名青年建筑师的作品,代表着北京的日新月异。


张永和  长城下的公社



张永和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竹屋



[Page: ]


  上海



胡杨《上海人家》摄影作品

  国际对于上海城市面貌解读,都习惯性地糅入1930年代的风花雪月。1930年代上海情调成了摄影、家具和时装作品的强势卖点;中国时装设计领军人物,韩枫、陆坤、王一扬和张达等人的作品,融合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服饰文化韵味,更成为时下最前卫的款式;展览上海展区的空间内弥漫着对英国观众还算有味的怀旧气息。城市文化的最直接载体,富有创意的生活类杂志也作为展览的一项内容;数十种关乎日常消费生活衣食住行的杂志成为城市的最光鲜写照。

  日前,《英国泰晤士报》对“创意中国”大型展览中的上海摄影师胡杨的“上海人家”摄影展予以关注。这些作品出现在2008年英国皇室的博物馆内,向英国观众提供了第一手的信息,英国民众在观看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摩天大楼,霓虹商场,从软件工程师到街边拾荒者,他们对上海的认识透着些惊讶。摄影家胡杨在四年以前花了14个月时间,从1800万上海居民开始采集了500个典型样本,涵盖了水产暴发户、下岗纺织女工、赤贫艺术青年等各种收入阶层的生活状态。几乎每张照片都是由家居室内空间和身处其间的主人构成。




上海滩新唐装


[Page: ]


  深圳
 



王粤飞 海报作品

  身处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深圳,年轻人的设计风格方式,深受日本港澳最新商业设计思潮影响,在唱片封套、滑板、流行玩具、手机、T恤衫中我们能找到村上隆喜多俊之的影子,也有新一代中国年轻人面对有点陌生的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兴趣与激动;过去二十年来的设计先锋及新一代设计师的平面设计,运用最新的技术和国际潮流,让中国年轻人的世界变得前所未有的斑斓。



张达利  《SGDA1995-2005》



韩家英天涯海报

[Page: ]




NIKE公司以“狗年”为主题设计的球鞋




陈幼坚1998年为深圳大学一次演讲而做的“设计与生活方式”海报。



广煜Adidas画册



韩湛宁《传统意象·兰》



韩湛宁《传统意象·竹》

[Page: ]




林菁 奇奇与可可茶壶




马可 无用系列



欧宁 大栅栏计划截图



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  北京首都机场的新扩建部分


170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