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平面设计国际学术论坛“开坛”

2007-12-05 19394 0



英国的David Crowleya教授和土耳其的H.Alpay Er教授在交谈 (摄影:章庆)

平面设计在中国发展已二十多年,但至今却没有系统的平面设计理论研究。为了对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理论探讨,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学术视野,也为深圳建设“设计之都”的战略目标积累宝贵的理论资源,第三届深圳创意十二月的重点活动之一,“中国平面设计国际学术论坛”昨日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坛”,众多国内外平面设计师、艺术史理论专家、文化学者就“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平面设计”各抒己见,并且就设计教育、设计的身份认同等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本次论坛是“GDC平面设计在中国07展”其中一个项目,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局主办,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和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承办。

设计教育存在隐忧

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据了解,中国设计教育在解放后的50多年来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但从1995年到2007年,设计教育却在中国出现井喷式爆发,在改变中国设计教育版图格局的同时,这种高速发展也对设计行业的未来走向造成隐忧,日渐成为目前国内需要正视的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许平教授介绍说,他曾率领该院设计文化与政策研究所研究人员对国内高校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至2007年11月为止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中开设了与设计艺术相关专业的高校达到1212所,其中光是在2007年一年当中,上述80%高校设计专业的招生人数高达225,376人。而与这个庞大的教育团体相对的,是全国设计水平的滞后,于是不少人对高校设计专业提出诟病。许平解释道,设计专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存在着不少“水分”,很多高校都将增加设计系作为扩大学校规模的手段,实际上师资、市场和资源都相当缺乏。有些高校过分强调某些设计领域的市场潜力,比如动漫设计,却没看到产业背后的种种制约。

但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许平举例说明,英国的近年来设计行业从业者不到6万名,但设计教育也已遇到瓶颈。调查显示,88%的人认为设计专业学生应有完整的工作经验,但只有54%的设计企业愿意为学生提供工作经验;只有20%的设计师参与到教育中,因此造成了学院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脱节。许平认为,教育的问题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高校,企业也要担当社会责任感,对教育多点支持。

保障设计的“合法地位”

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长尹昌龙认为,深圳设计师跟其他城市相比具有特殊性。深圳设计行业的发展最初完全是自发的,是因为这里有巨大的生活需求:30年来,身处巨大变化当中的社会阶层被重组,人们的身份认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物质消费是实现身份认同的重要一环。尹昌龙认为,深圳设计师的特殊性在于,他们不仅创造产品,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消费概念;而深圳又是中国的窗口,它的社会生活走向很有可能影响着其他城市对未来的构想,因此深圳设计师在创造概念的同时,同时也在推动着这座城市的再生产。

相对于设计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对设计的认识却显得极为薄弱。“在传统的观念中,设计不具备美术的经典性,因此往往被边缘化。”尹昌龙认为,美术应该在新时代扩展自己的边界,适应时代需要提高设计的合理性。

但深圳设计师陈绍华却对此不敢苟同,他认为若将设计纳入美术范畴,将是一种悲剧。“将设计归入美术范畴,其实是很荒谬的,因为美术与设计的社会功能完全不一样。设计的身份认同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旧体系与一个新社会的斗争。”因此如何定义设计在文化中的地位将成为中国设计理论中

的一个重要课题。

来自清华大学的设计理论学者马泉同意陈绍华的观点。他指出,中国的美术界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从1999年起,全国美展开始有了设计艺术展,不过,从明年开始,全国设计艺术展将单独举办,并且跟全国美展具有同等地位,此举将有利于大众认识到设计艺术的独立性。

中国设计应提高自信

来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设计史系副主任DavidCrowley好奇于本次论坛的主题“全球化”。他认为,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争论一个问题:一个国家的设计如何体现本民族的特点?“也许,每个民族都有其特点,但是,如果在每个字体、每块颜色中都刻意追求民族特色的话,是非常可怕的。”他认为,在欧洲争论“民族特点”的设计师一定是体制内的,而处于社会边缘的设计师则穿行于各国之间,他们创造出来的作品必定带有一定的独特性,不为某一种特点所局限,但却恰恰最能打动人。

马泉也认为,中国设计强调“全球化”,也许是设计师们对于中国文化的不自信所导致的。因为文化上的不自信,才会刻意去寻找参照物。而来自北京的年轻设计师刘治治则认为,目前这个阶段“全球化”这一词语已经相对妖魔化了,其实在艺术、文化中的“全球化”是不能等同于经济领域的“全球化”的。他说,对于每个设计师来说,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非语言类的转译工具。中国的经济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在文化层面也应该进入不仅是视觉上而且是精神内核上的“全球化”,而不仅仅是单纯跟随“全球化”的浪潮。

美术馆应有所作为

本次论坛的学术主持——英国国立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简称V&A)中国藏品主任张弘星博士介绍说,V&A是当初建立在世博会的基础上的,英国政府利用藏品资源和场地,以此为中心对设计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今它已成为与大英博物馆齐名的重要文化机构。他认为,美术馆、博物馆应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展示的旁观者。

实际上深圳已有这种尝试。关山月美术馆作为国内最早关注当代设计艺术的美术馆之一,近十年来对设计艺术的扶持国内外有目共睹,但他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大地发挥美术馆的作用。关山月美术馆研究部主任黄治成认为,美术馆应该展现鲜活的设计艺术史,通过对设计艺术的梳理和研究,展示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时代特征。此外,还要建立系统馆藏,构建研究平台,为院校、行业牵线搭桥;同时也要构建国际设计艺术交流的平台,将优秀作品引进来的同时,将中国的设计师推出去。


220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