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备案资讯 > 正文

80后艺术家上海举行作品展

2007-10-17 19712 0
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

  80后艺术家上海举行作品展

  35位平均年龄不超过25 岁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前卫,有经典作品的影子却不是单纯模仿,有共同的实验探索性却风格迥异。9月22日至11月8 日,他们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举行“刷新”群展。

  “80后”艺术家在想什么、干什么?证大现代艺术馆正在举行的展览《刷新》可能会得出一个答案。这个由1979年出生的策展人苏文祥策划、有35位国内青年艺术家参加的当代艺术大展上,影像、摄影、装置等占据了主导位置。

  这些大部分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艺术家,其创作没有受到日益繁荣的艺术市场的“卖点”影响,也没有受到“卡通一代”、“拒绝长大”等时髦概念的影响,而是自由地展现出自己的艺术状态。他们的独立性与原创性,使我们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苏文祥会说“青年问题其实是个伪问题”。而那些为了言说方便,以年代为符号概括艺术流向的做法,确实很容易让人们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很多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与其自身的年龄段并没有很直接的关系。

  展览名字用了一个电脑操作术语:刷新(Refresh)。这个指令可以帮助电脑缓存释放内存,加快电脑运行速度。在互联网上,刷新则是指重新读取一个非物质的塞博空间中存放的服务器数据、更新网页显示。从这种命名的方式,不难看出策划者的意图,在于让人们看到那些被各种类型化展览忽略的艺术家当下的创作状态。

  在使用影像、摄影及装置等艺术形式方面,他们大多显示出比同龄人成熟很多的技术风格。证大现代艺术馆的正厅里,范明珠在摄影灯箱作品《不是我》中,以一种夸张而略带调侃的方式把自己喜欢的各种小玩具粘满身体,呈现出一种有些沉重而又充满天真的自我隐藏的效果。沙伟臣的装置《数码数码》,视觉效果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所有的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相机、手机,都用黏乎乎的黑色电工胶布做成,使时间与空间转瞬错位——很难说清它们是远古的遗物还是未来的文物,是被烧成炭的物品,还是它们变成了煤。这种异化、陌生化的表现手法,使我们对那些日常物件之外的自己的生存状态产生怀疑。

  他们很喜欢探讨日常记忆的话题。正在美国留学的马秋莎对个人记忆材料的使用,达到了朴素而又让人为之心痛的效果,无论是嘴含刀片叙述“个人简史”的影像《从平渊里4号到天桥北里4号》,还是将记忆中的旧房间像盒子一样拆解为平面组合,都让人清晰地感触到生命历程的苦痛与记忆的微妙。

  这个展览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在国内展览中露面比较少的青年艺术家活跃的创作状态、潜质与冲击力。不过从展览本身的完成情况来看,也不难发现国内展览普遍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比如有些作品完成得不够充分,像李牧的装置作品《长城的风》就因某些资料无法搜集而不得不简化方案,影响了整体效果。参展作品对播放影像的环境设计以及设备状态的考虑,也不是很充足,以致影响到部分优秀影像作品的呈现效果。但就展览的整体效果来看,年轻一代策展人在策展思路上表现出与前辈们明显不同的特点:不看名气,不重履历,不搞名星阵容,而是更直接地关注艺术的创作状态与独特性,而且在对展览空间的理解及结构上,也显示出了比较开阔的视野。


225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