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设计教程 > 正文

平面设计演义之 书籍装帧设计(吕敬人)

2007-10-18 19014 0

*本讲座配套书籍《现代平面设计与制作实用手册》正在发售中,请访问333书店浏览购买

更多内容请关注《现代平面设计系列讲座》

现代平面设计系列讲座 第五讲:
平面设计演义之 书籍装桢设计--从书之美谈起  主讲:吕敬人

(一)何为一本好书
  书,其本意是将信息汇集、排列、装订成册,谓之书。书籍是传递思想的载体,是内在永恒的文化生命体。好书,令人爱不释手,读之受益,好书是内容与形式,艺术与功能相融合的读物。
  一本理想的书应体现和谐对比之美。和谐,为读者创造精神需求的空间,对比则是创造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五感之阅读愉悦的舞台。她为你插上想像力的翅膀。  
  活字的发明和印刷术的不断发展使信息通过印刷广泛流通,信息再也不是特权者独揽的专利。书的出现使广大民众随时都可得到必需的信息源。书将包罗万象的世界有条有理地进行科学的归纳,聚结成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这就是书的本质,时代的产物。
  书的制造者,身负如此重大的社会责任。依靠作者、编辑、装帧者到印刷者之间的默契配合,更有赖于创造性的斟考和读者诸多营养的积淀,即使是信息泛溢的今天,出版业已成为传媒主角和信息产业大户,书店里充填着五花八门装璜精致的书籍,这与六、七十年代文化贫血的时期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冷静相观,那种美观实用,流畅易读,趣味无穷,想像力丰富,真正令人为之一惊的书籍,还是不多。  
  责任在谁?是著书者、编者、设计者、印刷者观念的滞后:著者提供内容,编辑把握校对,设计担当包装,印刷提供成品,几乎是相互割裂的分工观念和陈旧的思维方式。这种不般配的婚姻,无法孕育出理想的有情感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作为这一现状的“责任人”之一——书籍装帧者更应意识到毋宁说是受到时代逼迫,不得不也不能不更新观念:将司空见惯的文字融入耳目一新的情感和理性化的秩序驾驭,从信息编织到视觉效果,学会始终追求由表及里的书籍整体之美的设计理念的把握,并能赋于读者一种文字和形色之外的享受,以及具有创造戏剧化想像空间的能力。从书籍的外表化妆师到书籍的形态设计者,从装帧到book design,时代需要我们完成书籍设计观念转换。



《外交十记》·敬人书籍设计

《敬人书籍设计2号》

《敬人书籍设计》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Page: ]



《对影丛书》·敬人书籍设计
  一位学者和一位画家的对话,两本合二而一的联体书。黑白、阴阳、左右、竖排、横排……诸多设计语言表达的思考,体现东西文化探讨的主题。
  德国著名书籍设计家冯德利希说:“重要的是必须按照不同的书籍内容赋予其合适的外貌,外观形象本身不是标准,对于内容精神的理解,才是书籍设计者努力的根本标志。”
  让读者阅读起来方便、易读、有趣,并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是一本好的书籍设计。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Page: ]

(二)20世纪书籍设计进程
  中国现代的书籍设计受外来影响仅百年历史。五四运动启开文化锁国之门,西洋装帧之风吹进东方古国。30年代,鲁迅将日本的书装和欧洲的书籍插图介绍到中国,使中国在原有的悠久书籍艺术的基础上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世纪的这100年,欧、美及日本的书籍艺术也并未静止不前。自十九世纪英国工业革命运动时期书籍设计的中心人物威廉姆·莫里斯为开端,从他所开始极力推崇展示书籍之美的生活与艺术相融合的设计原则,到表现人类内心情感的德国表现主义书籍设计;从20世纪初追求机械动力主义和速度感的意大利未来派书籍设计风格到在俄罗斯兴起的具有革新意义并成为现代书籍艺术起点的构成主义运动;从强调编辑、编排理性化的包豪斯理念到潜意识关注周围世界的超现实主义设计风格;从流行于法国艺术大师们独行其道的书坊潮到将书籍原有形式的解体,注入动感的物化新形态书籍的设计流;从动荡的60年代欧美的设计家以最具创造性的语言关注现实生活的大事件、强化内容要素的波普艺术到进入极限抽象意境的概念美术书籍的流行,现代书籍设计已不局限于书物传达信息载体的功能和内容自身主题的限制,而将书视为一种造型艺术 ——“书的雕塑”。书不仅是为了阅读,也可供品味、欣赏、收藏,是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实体的存在。
  20世纪这100年,作为信息容器的书籍形态,装帧设计家在纷繁的设计空间中,对于书的作品本身的表现已显得游刃有余,而今天21世纪书籍又应如何超越过去,投入那种生动的、新鲜的既具有叙述技巧又能传达艺术表现力的整体设计中去呢?关注当代中国的书籍设计,我们来寻找与国外的差别在什么地方。
  从书的外包装到书籍形态,从外在到内在的整体设计。书籍设计象社会的变革一样,也必须改变过去书籍装帧的老观念。我们应随之对今天的设计学、工艺学、编辑学等理论作一个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中国的书籍设计真正进入新世纪的丰富多彩的美妙世界。


《日本美术——从现代到当代》·敬人书籍设计


《生命意识丛书》·敬人书籍设计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Page: ]


《怀珠雅集》·敬人书籍设计
一套五位画家藏书票的作品集,设计时编集大量有关名家对读书的只言片语,衬托并提升了本书主题的内涵,增加了书的信息量和附加值。书的形态采用便宜的宣纸和瓦楞纸麻绳组合套装,沿袭传统但不照搬,营造书籍艺术的古雅文化氛围。


《黎昌杯首届全国青年国画年展作品集》·敬人书籍设计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Page: ]





《朱熹榜书千字文》《食物本草》·敬人书籍设计
书籍整体的设计,创作与众不同的形态。但不是豪华成本的堆砌,选择恰当的材料,更完美传达主题信息。象征传统木版印刷的木刻活字夹板装《千字文》和摹拟藤编食盒形态的中国第一部营养大全的套盒装《食物本草》,在继承中国传统书籍形态方面是一种尝试。书籍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中国针灸史图鉴》·敬人书籍设计
书籍设计是一个集设计、著者、编辑、印制单位共同努力完成的系统工程。设计师要了解印刷工艺,懂得各类材料的性能和印制后的最终效果,这是设计师的基本功之一。设计稿仅仅是书籍设计过程的第一步。此书运用了特种纸张和多种工艺,印制后的封面呈现出微妙的效果。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Page: ]

(三)从装帧到书籍设计(book design)
  装帧与书籍设计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装帧以二元化思维和绘画式的表现方式完成书的封面和版式,而书籍设计是一种“构造学”,是设计家对主体感性的萌生、悟性的理解、知性的整理、周密的计算,精心的策划,节奏的把握、工艺的运筹等等一系列有条理、有秩序地整体构建设计者心中的“构筑物”,其不仅仅是一本读物,它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一种和谐的理想空间。一本书的设计虽受制于内容主题,但决非是狭隘的文字解说或简单的外包装。设计者应从书中挖掘深层涵义,觅寻主体旋律,铺垫节奏起伏,在时间艺术中体现空间感受;运用理性化有序的规则意识捕捉住表达全书内涵的各类要素:到位的书籍形态、严谨的文字排列、准确的图像选择、有时间感受的余白、有规矩的构成格式、有动感的视觉旋律、到位的色彩配置、个性化的纸材运用、毫厘不差的印刷工艺……这近乎是一出有声有色的有生命的戏剧,是在构筑感动读者的桥梁。                  
  书籍设计是一种立体的思考行为。那种以绘画式的封面,以永远不变的正文版面为基点的装帧只是一个外包装。书籍设计应是包含着封面,环衬、扉页、序言、目次、正文、各级文字、图像、饰纹、空白、线条、标记、页码 等等内在组织体从“皮肤”到“血肉”的三次元的有条理的再现,陈旧的设计观念割裂了外表和内在的呼吸关系。以经济成本核算或印制条件所限为由,遮盖设计意识滞后与设计语言贫乏的现状,导致设计师们总以画家的思维方式进行表面化的装饰表演,也包括缺乏实质性设计概念探讨而满足于孤芳自赏式的花哨的文艺批评而使理论研究流于形式化。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50年作品经典》·敬人书籍设计
文字是书籍设计舞台中最主要的角色,汉字也是最具表现力的演员。创造耳目一新的文字语言传达。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Page: ]


  我们需要开拓设计观念,以对哲学、文学、艺术、科学 等等全新的感受,领悟书籍设计的新概念,寻找新的设计语言,做出与作家个性作品相吻合,并具有独立书籍艺术价值的新作品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为设计师们带来绝好的契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我们不断面临一大批高水准的读者和越来越挑剔的批评者,众望所至也为中国出版业吹进一股新风。
  从装帧到书籍设计,从book design(书籍设计)到Type graphic(编排设计),从习惯的设计模式跨进新的设计思路,这是今天书籍设计概念需要过渡的转型期。时代需要那些能够大胆鲜明地以书籍设计替代装帧概念的设计师,与其它姊妹艺术一样强调时间与空间流动的陈述手段、信息业中数字化的编排意识、工业设计中物化构架元素和商业设计中的强调材质感受,突破出版业中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从编辑、排版、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空间处理着手对最具本质意义的设计范畴,开始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和大胆的尝试。
  中国的书籍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世界所赞叹。与中国临近的东方诸国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并结合本国文化而发扬光大。西方人也同样从东方艺术中领悟精髓,融汇于西方艺术之中。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不是本篇文字所阐述的主题,然而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均是为国际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提携而推动的。书籍设计艺术的发展史已表明,无论是艺术还是技术,西方严密的理性思路与善于驾驭秩序的能力和东方宇宙宏观思维方式以及天、地、人自然融合观之间的互补互动,均为其发展的助推力。
  老子有句名言:“反者,道之动”。书籍设计者们不拘泥于束缚发展的旧模式,不满足已有的现状,敢思敢想,虚心向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学习,达到不摹古却饱浸东方品位,不拟洋又焕发时代气息的追求。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国际化,传统手段与现代科技的探索,都能为书籍设计呈非静止化的动态发展注入活力,中国的书籍设计概念,一定能完成从装帧到书籍设计的时代过渡,而达到“道之动”的真正境界。



《黑与白》·敬人书籍设计
  书籍体积的每一面都是表现主题的场所,在切口上注入纹样或图像,不管是静止的呈现,还是通过左翻,右翻的动态翻阅,均可让读者产生联想,达到主题的升华。
  德国一位设计家曾说:“在书的切口上画一条红道,感觉象在肌肤上留下的一道伤痕。”让人真正体会到书是生命体的感悟所在。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Page: ]

]

《托马斯·拜乐作品集》·敬人书籍设计
书籍的整体设计要把握书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从封面到内文的每一面均不能游离于主题,要确立一种形式风格,经过有序的编排,产生节奏和旋律。个性是书籍设计的生命。


《刀势画》·敬人书籍设计
纸张强调触觉的感受,是区别于电子读物的纸本书籍的特质。

《梅兰芳全传》·敬人书籍设计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Page: ]




《乃正书昌耀诗》·宋协伟

《台历书》·宋协伟
   这本书无疑是具有丰富创想力的设计。谁能想到把海绵作为书籍的材料,并传达一种海纳百川的求知求索的意味。
   书的主题是数十位设计家和学生们的作品对话。纸张的封合装订法使读者需层层剥开,读者与书籍之间产生了动感交流的行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又同时在创造读者自己。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Page: ]



《影·P》·宋协伟


《裘沙新诠详注文化编至论》·韩济平
  设计者打破书籍切口的直角面,出奇不意地以独特的45度角切口形态令读者为之一惊。
  全书以黑色为色彩基调,为文人墨客儒雅淡泊的精神体现,正文排列注意引导阅读的重点,大小文字的有机排列传达一种抑扬顿挫具有韵律音感的内容。


《黄河十四走》·黄永松
  这本书是汉声杂志众多优秀读物中的一册。作者深入名山大川,穷乡僻壤,寻觅民间文化精髓,导演编织出一本又一本脍炙人口的书籍来。全书贯穿信息传达的书籍设计理念和书籍形态的用心把握,经过精心的编辑设计,书中的图文信息像溪水般潺潺流入读者的心里。
  设计者娴熟的书籍设计功力,在于“故书也者,心学也。”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Page: ]



《我的文字空间》·李永铨
  设计者在封面、封套上以密集的文字通过工艺呈现具有张力的视觉触觉表达,虽然封面上没有书名,但其气氛已准确传达了书籍内容的主题,给人以含蓄又丰满的中国汉字表现力。
  书籍设计不是简单的图像文字的平面构成,是通过书籍的多种设计语言来编织信息网,塑造阅读的气氛、阅读的趣味、阅读的想像、阅读的存在。

《GAME》·李永铨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Page: ]

《艺众》·安尚秀&中央美院第十工作室
  书籍设计的本质是内容的准确传达。由韩国著名设计家安尚秀教授指导下,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书籍设计的练习,充分体现了书籍文字语言的丰富表现力。
    此书作为Type graphicde的实验性创作过程,必将对中国书籍出版界和设计业产生潜在的有益影响。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Page: ]


《艺术设计》·刘小康
  设计者以作品“椅子”贯穿于整本作品集。将图像与文字融入统一的设计统筹之中,即使纵有千种万种的元素,对设计章法的准确掌控也会引导读者进入意境,读者感受到一种气的流动。”得法不如得意,得意不如得气,“好的书籍设计的高妙之处正在于此。这是一本设计信息量丰富、妙趣横生的书籍。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Page: ]


《御苑赏石》·宁成春


《我的藏书票之旅》·宁成春


《潘光旦选集》·宁成春

《香港》·宁成春
  设计者的书籍设计作品稳重高雅的格调创立了为知识层和学子们所钟爱的三联书店装帧风格。
  书籍是商品,但是一种文化商品,书籍设计不仅要诱导读者购买的欲望,更重要是感染读者审美的意识和享受读书的美感。因为阅读作为人们接受知识的普遍的文化现象,也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装帧艺术是书籍的美学灵魂“(臧克家语),宁成春的书籍设计为读者创造感知书籍之美的愉悦过程。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Page: ]


《红楼梦——烟标精华》·吴勇



《用镜头亲吻西藏》·吴勇


《画魂》·吴勇

《金中都遗珍》·吴勇
  设计者以方便阅读为目的,运用书函软和硬的不同材质,创造了一种视触感具有强烈对比的书籍形态。作者并非为物质而设计,而是以准确的物质把握达到内涵的完美体现。 书之五感为阅读带来了愉悦。”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吴勇善于以独到的创想力塑造多种形态的书籍设计,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Page: ]

《纸白》·廖洁莲
  通过语言文字的组合、排列,纸张的各种折叠、磨切,书籍装订的多种变化在纸张这个舞台上演绎出一幕幕奇妙无比的戏剧。作者熟练掌握各种纸的性格语言,为承载的文字扩大了表现的天地。
  纸张包容下的文字舞者,尽情洒脱地跳跃着,表演着令读者动心的戏剧。这本书有不同一般的音乐感,黑字在白纸中“层层进深,互相因借,分隔中有连贯,障抑中有窥透。”文字单色表现却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幻彩世界。可谓“有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更多内容请关注《现代平面设计系列讲座》



*本讲座配套书籍《现代平面设计与制作实用手册》正在发售中,请访问333书店浏览购买


184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