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设计名家 > 正文

只会动手不会动口的陈绍华漫谈实录

2007-08-01 11313 0

 

只会动手不会动口的


陈绍华


漫谈实录


 

地点: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时间:2007-7-28

主持人:孙振华博士




 

l       07平面设计在中国”马上举行,是国内外平面设计交流的平台

l       中国的汽车标志确实比较烂,很多本土大公司的logo都很烂

l       刚刚完成了世博会吉祥物的一个方案

l       福娃的失败是最后长官意志再加上哪个不懂吉祥物的人在操控

l       最想骂的设计是“中国印”

l       不看好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只是执行导演

l       中国的设计跟日本设计比差三十年都不止。

l       每年生产十几万设计师的学校,这些人都是以设计师的身份在社会上市场上,而且水平越来越差价钱越来越低

l   “参赛作品并不能代表一个设计师的水平”

 

 

我是特别怕演讲、说话的人,口才是最弱的,怕在众人之前说话,只会动手不会动口的人,大家提问题一问就傻,大家手下留情,提一些简单的问题。 

讲一讲协会以及马上要举行的“07平面设计在中国”的设计展,这个话题觉得非常值得讲,希望大家更多的认识平面设计,及深圳平面协会 。通过“平面设计在中国”这个展览更多地了解平面设计的过去、今天和将来。这个展览是92年开始的,距今已经15年。 之所以能办这个展览,最大的功臣是王粤飞、王序等几个主要的发起人。我是半道进来的,不是创始人,只是参与者。平面协会比92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还要晚一些,三年以后才成立,是因为92展聚集了一批臭味相投的设计师,大家觉得应该有一个组织一起来玩。没有一个组织的话,很多工作没法展开,于是大家趁着92展奏起来的人气,一鼓作气组成了协会。95年成立,中国平面设计的第一个协会。之前可能有装潢协会、装饰协会、工艺美术协会等,但是为什么称这个协会叫第一个中国平面设计协会呢,是因为我们从92展开始确定了中国平面设计的性质,从过去的装潢、工艺美术的观念转向全新的设计概念。不仅是观念,也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有了市场化,市场的竞争,社会的需求,真正有了平面设计的概念,有了最基本的社会基础。 大家很难想象20年前,如果不是在单位里搞设计,肯定是赚不倒钱,没饭吃的,之所以现在那么多人独立在做公司,因平面设计在活,虽不是活的很好,但大部分也做到中产阶级。就是因为有了市场体制,所以包括平面设计及其他,都是一种竞争的需求。人们审美的进程以及产品的品质是相互促进的。我一直认为平面设计更能代表一个社会,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以及他的创造性、审美品质。平面设计与生活更紧密,衣食住行都与设计有关,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是一种设计到审美、使用、精神的文化形式。 

我想特别强调平面设计在中国这个展是中国设计一个起步的象征,它的意义我接下来会讲。“平面设计在中国“展的历史,从9296年、到0305年,以及即将到来的07年展,可以说这个展览在国内的平面设计里面是一个最权威的一个展览,也是最综合的一个展览,涉及到十几个类别,海报、logo、插画等。

我讲一下这个展览对我们的意义,平面设计在中国展不仅是对中国设计的一种检阅,不仅是一场比赛,它更是一个国内外平面设计的交流平台。从92年的展览情况,招展情况以及获奖情况,可以说92展是一个探路,是一个摸索,是大家对平面设计没有太多准确的概念的前提下,举办的展览。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学习的平台,从这个平台里学习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向海外的同行学习东西。在92展我们聘请了海内外的评委,这些评委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规范,带来一些基本的准则、判断,对作品判断的标准。这个展览当时的送展作品很多,统计是五千多件,但是其中符合参展要求的三千多件,最终入选的一百多件,入选率是3%。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很多参赛者连一些最基本的参赛要求都不懂,从淘汰率这么高看出,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什么叫平面设计。现在我们要参展,例如在深圳,就知道要拿出什么样的东西才符合要求,符合标准。从这个展览中我们了解到最基本的国际展览要求。其实话题由王粤飞先生最合适,他这个人比较低调,很多该说的话都没说过。 

03展是另外一个阶段,是一个质的变化,首先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关山月美术馆的全力配合。不是像以前那种打游击了,小米加步枪,头两届全是民间资金,个人资金。到了03展时政府提出了“设计之都”,使得协会、展览得以延续下去,0305展和即将到来的07展得到挺宽裕的启动资金。

这个展览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将很多设计界的元老以及优秀新人都是由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览推出来的。

现在07展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我相信07展又是一个新的台阶,也期待这次展览有更多的年轻人冒出来。

 

 提问一:

听众一: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我记得媒体报道你做一个黑白的标志,一直我们没见着,能不能看一下?


陈:这个问题,我想你可能没看我最近的博客。

听众一:确实没看过。

陈:我公布了,而且讨论的很热烈。这个骂的人也很多,我当时,有两个主要的方案,一个我想把这个申奥标志作为一个重新表现。于是我想用黑白,就是用中国文化,这个最典型的这个像书法国画这种形式,纯黑白做大写、泼墨大写意的一种状态来表现。我想如果奥运会用黑白一定是很过瘾。那么这个大写意、狂草,那种感觉非常符合奥运会的气质。因为它是一个激情的社会,一个年轻人的社会。我当时就是提供了这么一个方案,当然这个方案当时按我的直感肯定是通不过的。怎么能用黑白呢?因为这个大写意、黑白的东西,既灰感又很破,以领导的观念肯定很难接受这个东西,我只是重在参与。

第二个方案,这个方案实际上是当时北京奥组委征集完了、评选完了以后,突然通知我说,让我把原来申奥标志再修正一下重新递交,这个其实是一个信号。当时我也听说北京奥组委高层领导他们在讨论申奥标志沿用的问题,当时奥组委非常希望沿用,让我重新递交。递交过程中我是考虑就是重新沿用,也不能以它为主,所以我当时设计了一套字体,这套字体就是完全按现代设计这种方式,就是用方块组成的一个回纹风格的,而且我设的颜色就是像古建筑,雕兰画凤一样的,非常强烈的色彩对比。既非常热闹,又非常有中国味道,就是“北京2008”这几个字,作为文字为主的一个标志。然后,太极人形图,就作为辅助图形。我是当时递交了这么一个方案。这个在我国也发表了,而且做了许多延展的一些效果图,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提问二:

听众二:是不是这样的展览跟一般的大赛一样,参赛是不是要很注重评委的喜好?

 

陈:这个问题怎么看呢,我认为设计师应该坚持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决不能太看评委是什么构成、评委的风格,我觉得这种思维,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平面设计它有它的规律,审美有它的规律。但是有一点,我想任何评委都希望看到新的东西,而不是似曾相识的东西。这个我觉得很重要。一个就是专业性的展览和商业性展览,专业性和商业性在这种大赛中它还是有侧重的。因为国内整体的商业素质还是比较差,我们好的商业设计未必会被客户认同,就是用的东西大多数往往不够参与评比的素质,这是个现实问题。可能还是需要更加注重平面设计的品位和创造性。我觉得至少要把握这两点。

 

提问三:

听众三:我刚刚在听您介绍平面设计在中国展简史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每一届的评委都不一样,而且越到后来国外的评委越来越多,那么这个现象能够说明什么?这对中国平面设计展的发展,或是说整个平面设计展的一个推进也好,或是前进也好,有着怎样的作用?

 

陈:因为历届的评委选择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头三届929603,基本上都是以王序先生为主,由他来推荐。特别是92年,因为王序他在香港工作,而且他在编辑设计交流的刊物。他与国外的设计师、国外的现状,和大师接触比较多,都是由他来推荐。第一届展览,以华人为主,可能更多当时主要考虑对大陆有比较了解的人比较好一些,首先他们要懂中文字。第一届展览,就是他可以带动香港的、台湾的、大陆的,还有加拿大的。现在就是05年和07年,这个评委的选择,可能我们还是考虑更多国际性,尤其是最前沿的、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一些设计机构和一些设计师,同时我们也考虑到,比如东西方的一种平衡。

 

 

 “因为中国的汽车标志确实比较烂,那么这个需要我们在座的设计师、所有设计师大家都能够关注和能够参与,特别是要跟这些中国的大企业建立一定沟通的渠道。不光是汽车,中国很多国土化的大企业他们的logo都很烂,我们设计师有责任去改善,因为也不是我们去改善就能够改善的等等现实问题,需要我们想办法能够跟他们促进整个社会对设计的认识和对审美的提高。“


提问四:

听众四:我不是学设计的,有时候我觉得看了一些各方面的事情自己头脑中会有灵感,比方说前一段时间我看到吉利汽车的招车标设计很有灵感,但对于设计这方面不是特别懂,所以我想问问陈老师有没有什么可实现的方法,就是有没有可能性跟别人合作把这个车标做出来。还有很多的设计灵感都想通过设计来实现,但是目前我的水平还不行,所以我想问一下陈老师给点提示怎么办?

 陈:你是不是因为它悬赏200万你才做的?

 

听众四: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最重要是我喜欢汽车吧。

 陈:我也关注到这个,大家也在议论“吉利”200万悬赏吉利的新标志。如果你是为了对汽车标志有喜好,而且有想法,你只是为了参与你可以去做。我平时太忙,我肯定不会去参加,也不知道它背后有什么故事。因为中国的汽车标志确实比较烂,那么这个需要我们在座的设计师、所有设计师大家都能够关注和能够参与,特别是要跟这些中国的大企业建立一定沟通的渠道。不光是汽车,中国很多国土化的大企业他们的logo都很烂,我们设计师有责任去改善,因为也不是我们去改善就能够改善的等等现实问题,需要我们想办法能够跟他们促进整个社会对设计的认识和对审美的提高。

 

  

“我觉得为什么福娃失败呢?福娃失败是最后长官意志变成了一个地域利益分配的一个焦点,每个地区都要上这个上那个,再加上哪个不懂卡通的人,不懂吉祥物的人在操控,所以它就是搞得非常沉重。”


提问五:
孙(孙振华):作为一个设计师的工作就是设计,但我想一个设计师在不同的时期可能都会不断地考虑些问题,那你最近一段时间你在想什么问题?

 陈:我最近,我只能说我在做什么。手头现在刚刚完成了一个就是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一个方案,因为这个吉祥物的评选我是评委之一,评判的结果确实让人失望,我评完后世博会他们又通知我,是不是我做一套方案。从这个事情,它也是一个信号,就是说世博会的领导对评选出来的方案是不满意的,那么我也做了一套方案。

我想借这个讲讲世博会和吉祥物的情况。大家知道这个“福娃”,社会评价不高,那么这次上海征集世博会吉祥物的时候可能也有这方面的思考。因为确实我们这个代表国家形象的东西,像福娃这样的确实不是太到位,也没有拿出中国最好的水平,这里头有种种原因。这次通过评选我看出来,领导们还在积极地考虑多方面的渠道和办法,如何能够获得最好的效果。我在评审中也得到跟世博会领导一个很难得的机会阐述了我的观点,首先就是公开征集,我觉得它有利有弊,最大的弊端就是好设计师、优秀的人才不参加,这肯定是个问题。征集来的据说有九千多件作品,这九千多件作品,我去评选的时候已经被初选过一轮了,其他评委就是从九千件中选出两千件。那么两千件,后来就组织了一批评委,像我和余秋雨,还有海外人士专家来评。那么两千件我看下来后,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概念,主要是没概念。因为吉祥物,虽然最后出来是一个很简单、很单纯的一个东西,但是它一定要有说头,因为这个说头一定要向世界公布的。这个说头代表主办国的思考,所以这个概念非常重要。那么这次参赛的作品里面,我非常关注概念问题,如果概念不好的话,你形态再好也白搭。因为我们从“中国印”到“福娃”,都存在概念问题严重缺陷,所以我特别向上海世博局的领导提出一定要概念要好形态也要好,选择的角度也要好。

 

 孙:我插一句,你刚刚说到吉祥物的问题。我不懂设计但是我想再有一点困惑,好像我们每次搞个大活动都要有吉祥物,我都不知道为什么?你把动物搞来搞去都是些卡通,这样做有意义么?我真是不懂。


陈:吉祥物其实我觉得主办者第一考虑的经济效益问题,因为这个世界越来越被经济主导。第二,我觉得它吉祥物是和公众沟通的一个代言人,它有除了logo以外,一般logo它不具备直接沟通感情的功能,吉祥物它可以更人性化,尤其是对年轻人,对孩子们的一种影响。        像奥运也罢,世博会也罢,可能更多注重未来的市场,可能更考虑年轻人的视角。

我觉得为什么福娃失败呢?福娃失败是最后长官意志变成了一个地域利益分配的一个焦点,每个地区都要上这个上那个,再加上哪个不懂卡通的人,不懂吉祥物的人在操控,所以它就是搞得非常沉重。又要表现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又要给各地方的利益平衡,那最后艺术就没有了。我的观念吉祥物,比方奥运吉祥物它就是奥运大家庭中的宝宝,因为它是代表人类的爱,它一定要可爱,能够唤起人们对爱的一种感觉,所以它不应该承受太多的政治上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和更不能承担利益的东西。

 

 提问六:

听众五:我有两个问题想问你,就是第一个刚刚在广州结束的大声展,其中很多设计作品都模糊了设计和当代艺术之间的边界。我想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些新锐作家作品和这些艺术。第二个就是,我想问你有没有考虑过,在其他媒体上让自己的言论更广泛让人所知道,就比方说我有个朋友是湖南卫视的就打算采访您,我不知道您能不能接受。

 

陈:大声展我一直很关注,而且大声展可以说是一个文化现象,一个新的文化事件,我非常欣赏主策划人欧宁他的一些观念,也非常赞赏像欧宁一样的文化人,不能说是设计师。他是代表现在年轻人,比较成熟的年轻人的一种思考的角度。大声展它的初衷让年轻设计师和艺术家有更多地展示自己的机会,这点我是非常赞同。我觉得不管是设计师还是艺术家,作为老一代都应该提携年轻人。我觉得像大声展这种展览应该更多一些,让年轻人有更多发挥和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和场所。

我说我的博客,其实我的博客有几方面,一个就是像把我这些年来,从72年入道,到现在已经是35年了,一个老朽。我的经历比较有代表性,因为我上西安美院的时候是上的工艺系和装潢,从老一代的装潢这么一个基础上过渡过来,然后上中央工艺美院。那么中央工艺美院是在改革开放后,文艺界最活跃的这段时间,就是刚刚打开国门,各种思潮,各种西方艺术的现象扑面而来,那么被压抑多年的中国文化人和艺术家如何面对这么一个天翻地覆的过程我参与了。那么第三个,就是我毕业以后到来深圳的这段时间,我先是一个教师的身份,做了6年设计系的老师,做了一些教学实践。然后最重要的是,到了深圳以后,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市场化经济,作为一个中国的设计师如何去能够嫁接能够使设计走上正轨,就是真正的使设计与市场结合,让市场来养设计,让设计来带动市场。这个实践,可以说我走过了这么一个中国设计从旧的装潢到现代设计的这么一个历程。全程参与了到现在。我觉得我有很多经历、经验、教训等等,通过博客可以把它一点点展示出来。也加上我个人的体验和观点,所以我觉得博客这东西非常好,虽然很个人,但是从我的博客里,如果大家对设计感兴趣,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话,或者作为一个现象来看。也有人让我写书,但是写书我没有空,我只希望通过博客的积累出一本书。至于我的声音要不要通过各种媒体来扩大,我还没有考虑,因为我还不够自信我的声音能够代表什么,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我希望每一个设计师、每一个关注中国设计文化的人,以及我们面对设计的种种问题大家都能够来参与,我也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博客,大家都来交流。


最想骂的设计是“中国印”

不看好奥运会开幕式,从透露出来的信息我感觉到非常糟糕


提问七:
孙:我再问你一个问题,目前在我们大家公众群接触到的这种平面设计中间,你最想你最推崇的是哪一个设计?你最想骂的又是哪一个设计?

陈:最推崇的设计,我还真没考虑过。

孙:想骂的有吧?

陈:想骂的很多。

孙:说几个,骂骂也蛮好的。

陈:我现在想,因为大家一直对我有一个看法,这个看法也很普遍,就是说奥运标志和申奥标志之间的关系,我是当事人。我也是奥运标志“中国印”的主要批判者,因为我站出来批判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一个利益回避的问题,是吧?在我看来,因为“中国印”它有太多的官方色彩,也代表了官方的。今天我从“中国印”的选择角度以及它的阐释,就是它的设计说明,我很沮丧就是看到中国官方的很不健康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首先就是不自信,为什么?把“中国印”当时解释的第一句话,中国印象征着庄重的承诺——那么这句话,我当时问过一些人,包括一些工艺美院老教授,他说很好啊。那么我从这个现象发现很多人不思考问题,那么官方呢也没有去深入思考问题,其实就是一种不自信的心态的一种、面对这么大的会,面对国际奥委会一种诚惶诚恐不自信的心态,我觉得这个非常要命。我批判的主要是批判这个,至于形态美不美大家都可以批判,大家都可以看出来。但是我通过奥运文化看到了很悲剧的一面,就是有很多我们应该是学者来参与的事情,都被官方大包大揽。而这个官方他们的局限性代表了中国一种对外的形象,我觉得非常要命。

那么我在一些场合,我就说像奥运开幕式这样的活动,我觉得我不抱希望我不看好。为什么?首先他的人员结构就不合理,那么我想像奥运像世博这样的,世界把舞台给你,你要体现中国文化的魅力你要体现中国人的思考,你要考虑中国人如何面对人类。毛主席说过,中国应该得要给人做出更到的贡献——这句话说得很好。但是我觉得,给你这个机会给你这个舞台的时候你要怎么去做贡献,我所看到的奥运文化包括世博文化,世博的标志也很烂哦,都被我们的现实问题,比如说官僚审美啊,这个政府机构大包大揽,把这么好的一个舞台和一个机会给糟蹋了。奥运开幕式像这样的,我没有看到它应该组成的人员层次,我觉得像这种在它前期的定位、策划之前,我觉得必须有三个层面的人才来参与。第一个层面它一定是学者,而且这个学者一定是贯通中西文化的人,一定是站在一个很高的层面去剖析、去做文化定位,那么这个文化定位产生以后,在于第二个层面的人,就是应该是设计师,这个创造性的人才,来如何将这种文化定位变成可行性的表现,那么这是第二个层面;那么第三个层面的人,就是怎么去实现它,我觉得像张艺谋这样的人是第三个层面的人,最多它可以构成第二个层面他可以参与,但是我很遗憾的看到奥运这么大一个任务就是张艺谋为主,其实他为辅,这上面就是个别领导,根本没有请学者,根本没有文化定位这个层面的人来参与,我觉得问题非常大。虽然我现在不知道奥运开幕式的创意,但是前一段我去参加了,老谋子召集了一批人要开头脑风暴会,那么这个头脑风暴会不是说去参与策划开幕式总体的创意,而是单向。比如说我去参加这个会是图像表现,那么这个图像表现是在它的综合层面综合创意之下的一块,而且他们现在保密的非常严格,像我们这些人去,绝对不会透露总体创意的任何信息,只是让你在这块做得更好。但是从这里透露出来的信息我感觉到非常糟糕,比如说五千年的文化一定要表现,比如说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成就一点要表现,比如说三峡大坝,京港铁路这是必须表现的,还有五十六个民族这是必须要表现的,我一听就觉得完蛋了。最后就是这么一个很政治性的,中国特色政治性的一台节目,张导只是执行导演。

为什么我要讲必须有高层面的文化人来定位,他必须是站在人类的高度上如何去考虑中国在这次表现中、表演的机会中如何去面对人类文化的一种思考,这个不能奢望。所以我是觉得很多遗憾,但是你要想得多了有时候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只能把自己的手头工作做好,我们能够在某个层面能表现出我们的水平,我觉得只能这样了。

 


我们现在综合水平素质真的差得非常远。香港设计师说差十年,我觉得还不止,跟日本设计比,差三十年我觉得都不止。

提问八:
听众六:我想问一下未来十年行业发展和你的期望是什么样子?

 陈:未来的发展,我不会预言。我觉得我们看见我们设计的基本状况,这个基本状况从一个综合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综合的水平素质真的差得非常远。香港设计师说差十年,我觉得还不止,跟日本设计比,差三十年我觉得都不止。设计发展不是说有个别设计师冒尖了达到了国际水平,或者是个别什么加入了顶尖级协会,这都不能代表什么中国设计的水平。真正的中国设计水平是从业人员,至少有10% -20% 的人达到国际水平,这才叫做中国的设计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大家都说日本设计好,日本确实是人才济济,很多不出名的设计师做出来的东西都非常棒。我们稍微有点好一点的就出名了,就是因为中间层次的人水平太差。再加上现在每年十几万在生产设计师的学校,这些人都是以设计师的身份在社会上市场上,而且水平越来越差价钱越来越低,设计师的待遇问题和设计师的地位问题很重要的问题,这个我会在博客上写,我博客上还有百分之九十的东西还没有写。


 提问九:

“你参赛的平时做的玩的,并不能代表一个设计师的水平,真正体现水平的是在现实里市场中为现实服务体现出来的。”

 陈:设计水平不能看展览水平,展览只是反映了一个侧面。我公司招聘的人,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他给你提交的作品和他到公司后反映出来的能力,距离很大。他提交的作品大多数是参赛作品或是平时做的玩的,他没有客户约定、没有先决条件的,但一给他一个具体的任务,一个具体的客户,他的客户是什么市场是什么这些要思考的问题,一个具体的限定,他就找不到北了。非常明显,你参赛的平时做的玩的,并不能代表一个设计师的水平,真正体现水平的是在现实里市场中为现实服务体现出来的。

 

 


116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