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备案资讯 > 正文

马良和他的影像世界

2007-03-10 9296 0

   


摄影:西里


2004年开始摄影便锋芒毕露,你的每一个系列都是想象纷繁,到现在你推出了多少个系列,你究竟有多少梦?你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梦是什么?你还有多少梦没有完成?还记得2005年第一采访你的时候,你叫“勇敢的米哈依”,整个2006年你举办了多少次影展?

 

Maleonn::)我没有详细统计过我的作品,做系列作品是我喜欢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从开始就选择了这个方式,完成了很多组,但比较成熟的系列大约也只有10组吧。

和每个人一样我有很多梦想,比较幸运的是我有了手段去再现它们。

如您所言,很多作品的确是来自我的童年和少年的记忆,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这代人的成长经历都很特别,一个国家的迅速成长,一个时代的凶猛裂变,生活在其中的孩子必然更加迷惘,也因此也更固执于最初的感动。

只要我没有被生活调教成一个不会做梦的人,我就会一直这样做下去。

“米哈依”是以前的网名,我喜欢那个定冠词“勇敢的”,来自我儿时看的罗马尼亚电影。

2006年,我大约有过8个展览,稍微多了一些,好在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城市。

 

 

 

对于摄影的PS后期包括滤镜等应用是个老话题,你觉得拍摄和后期的时候哪一步才是造梦的真正过程?让现实的场景产生了魔幻的魅力。

你的后期以及表现形式被很多人模仿,甚至带领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潮,但是仍然会有褒贬不一,有人会说每次都是差不多的,只是道具和场景的变化,你为什么会坚定地选择目前的表现方式?

Maleonn:你说的每一步都是,但我觉得你似乎遗漏了最重要的,那就是在想象里的构建过程。PS很重要,这是现代科技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但有想象力的人永远比会使用PS和会按下快门的人要少。

你说的这个所谓的“贬”的观点,一定来自于那些喜欢看娱乐节目的朋友,例如“超级变变变”什么的。哈哈。我的这种风格的探索,只进行了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在我看来相对我将来要走的路,只是很短的过程。这个时代太慌张了,大家都缺乏一种保持自己注意力的能力,东张西望却无法享受真正的快感。不停地去尝试新的风格也许是一种增加持久力的春药,但我想我并不需要。(原谅我使用那么粗鲁的比喻,但这种怀疑真的让我想起了那些小广告,可悲也可笑)

 

 

你的文字是我目前所认识的摄影者里面最有力量的,是对内容和自己完美的阐述,于是很多时候都习惯去通过你的文字来更进一步了解你想表达的,你会不会觉得这样对影像是个束缚?文字和摄影的关系应该是什么?你最偏向于喜欢哪一方面?

Maleonn:谢谢您的鼓励。很高兴您认可我为那些作品写下的题注文字。也很抱歉那些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您对视觉作品的阅读。就我观点看来,其实摄影是不需要文字阐述的,我很明白这一点。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毕竟大部分作品是面对普通人的,不只是学者和视觉专业的学生。我总希望作品可以被尽可能地理解,视觉作品太沉默寡言了,有时甚至象个谜语,我只是想留下一些读者解读的线索。可惜误读永远存在,坦白了也未必从宽,无论是对作品或者是作者。所以,我以后会考虑只打哑谜的:)

 

 

 

你是否现在已经不拍商业短片了?做为当年中国最贵的商业短片导演,几部短片都给无数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你算不算从幕后走了出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拿摄影机到拿摄像机才是迈进梦想的一大进步,看你有留言说“我已经可以不靠拍片谋生了”,摄影对你的生活有什么改变?

Maleonn:这号称来自我的一次语意不详的网络发言,其实做商业片导演时候我只是收费很贵的人之一,并非最大牌的。我的商业短片,并非有很多客户认可和喜欢,生意不多,只好贵一点以维持生计罢了。现在不拍商业片了,并非是为了从幕后走到幕前,曾经有一次恶意的采访里把我描述成一个暴露狂,似乎很不甘心在幕后工作。其实他不知道广告导演在行业中的重要性,有时金钱和荣耀足以安抚一颗年轻而好胜的心。

在我看来,无论照相机或者摄影机,最重要的是作者是否有表达的空间,我只是一直希望有个表达自己内心思考的舞台。当时因为我性格和能力的原因,在广告业里我没有找到这样的机会,我大部分时候在做一些言不由衷的东西。一种事业若只成为你谋生的手段,而不能满足你的某些精神需要,无论如何,这条生路是有些悲剧性色彩的。

现在靠摄影的收入也可以让我活下去,但这并非只是谋生那么简单了。我很快乐。

 

 

 

从影像到文字都能感到你内心有迫切需要表达,这种感觉是否正确?你对艺术的爆发力和生命力是怎么看待的?你会维持在一个什么状态,或是期望达到什么状态?在表达的过程中,是新的力量不断喷发,还是不断地在重复你内心需要呐喊的部分?

Maleonn:表达很不好吗?在卡拉OK里,在电视选秀节目里,人类要表达自己的欲望是多么可爱。更何况没有热爱表达的人,这世界里还会留下什么艺术作品吗?没有诗歌,没有音乐,没有绘画,没有让你可以得到共鸣的一切,人类不感觉到孤独吗?我大学毕业后的十年时间里,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我甚至因为工作忙,连迪厅和卡拉OK都很少光顾,最近2年那些有强烈表现欲的作品,是那段生活给我的礼物,也是疮疤。

当然希望这力量还可以带我走的更远,但这爆发力一定会减弱的,我知道。但好在我并没有离开沸腾的生活,我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当下的痛苦和欢乐,它们依然给了我新的灵感!

很多艺术工作者一生只重复唯一的主题,这并非是一种错误,深刻的探寻必然带来深刻的发现。至于我自己,说实话我并不知道我将怎么走下去,也不想立即明白。我只能选择这条道路的开始,就这样走下去吧,我相信这道路会指引出我的归宿。

 
全家福,5岁时

对于一个艺术家庭出生的孩子,有当导演的父亲和做演员的母亲,从小舞台和银幕给你的印象是什么?那时候你对父亲和母亲的职业最憧憬最好奇的是哪一个?而现在他们是怎么看待你的作品?你有没有一个演员梦和一个导演梦(电影导演),分别是什么内容?

Maleonn:我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小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快乐。我总被老师误认为有做演员的天赋,我被依次推荐进入小学的朗诵组;少年宫的话剧队;电视台的儿童剧团。我对舞台上刺眼的灯光充满恐惧,因此会忘记台词而引起更加大的恐慌。总之小时候的我对父母的职业给我造成的麻烦充满了愤恨。但同时,我也必须经常在父亲的排练场和母亲的剧院后台度过夜晚,在刺耳的京剧锣鼓和漫天飞的刀枪下算数学,在莎士比亚戏剧的骑士和伯爵夫人身边吃剧院晚餐;当时我对这现实和不现实并存的生活充满了迷惑。有时特别希望自己是个工人或军人的孩子,用白色的印着工厂名字的搪瓷杯子喝水,有绿色的军裤穿。

现在,我父亲很喜欢仔细阅读我的作品,并且会就我的思考而和我探讨,无论他是否理解,他很尊重我的探索。因此我一直觉得父亲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我母亲则和所有母亲一样,为我的每一步而骄傲,尽管她不太关心我的作品。

有人找过我做演员,我跃跃欲试,但那两部电影都没得到拍摄批准。至于做导演的能力似乎是一种血液里的东西,我没有学过任何有关知识,但我做到了,很奇妙。所有做短片导演的家伙,都想完成一次长片,畅快地表达一次,我也不能免俗。但我没有成功,很可惜。


善良标准照



都说镜头后的人是不善于口头表达和拙于文字的,而你文字生花语言犀利,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让人惊讶的天分,少年时代的你是什么样子?包括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一切在你的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产生强烈的优越意识?你是否是一个骄傲的孩子?你的父母和你的同学对你的印象是什么(大学以前)?

Maleonn:您言过其实了。正和您推测的相反,在回忆里其实我一直是个自卑的孩子,甚至很少说话。我的父母本来没打算要我,我有个大我11岁的姐姐,她聪明又漂亮,但因为文革时期父亲被迫害,父母将她送去农村亲戚处抚养,直到我出生后才回来。姐姐回来时候已经是少女,阔别多年的父母已经有了新的宝贝,她的落寞可想而知。所以我记事起,就觉得自己是个错误出现的孩子,因为姐姐的“争宠”,也因为父母的不知所措。那时文革结束不久,我父亲还没平反。那时他得了严重肝病却每天还伏案写交代材料。记忆里家里住的洋房总是昏暗而安静,我也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惊动了任何人。再大一些的时候,别的孩子在外面挨打了总要回家找父亲去寻仇,而我记得一次眉角被打开两寸长的口子,回家进门前在厕所用草纸擦满脸的血,足足染红了一大摞的白色草纸。当时就希望尽快息事宁人,怕因此而让父亲动了肝火,尽管因为脸肿得和球一样,最后事情还是败露了。

在高中以前,我一直是个胆小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差,总希望自己可以一夜长大,永远在暗地里策划着离家出走,浪迹天涯的计划。大学前后渐渐就有了些自信,直到我高大得可以打校队中锋了,直到我母亲成为了当时的电视明星。这变化同时让我得到了老师的青睐和同学间因此产生的隔阂排挤。总之后来我学会了用骄傲来掩饰孤独。很多孩子都这样,因此从很自卑的孩子变成了特骄傲的大人;并因为这骄傲的驱使拼命地努力,从不想让自己失望。

 

 

现在翻开很多的潮流、时尚和热门杂志都能看到你的影子,对于自己近两年的火爆现象你是怎么看待的?目前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而对自己的职业最准确的定位是什么?

2005年写过的文字“我对自己作品的叙述”现在是否还能用来表达自己?

在这两年里,你觉得自己的作品是否有变化?包括自己对影像的感受。相同与不同之处?

你觉得不断变化风格,挑战和突破,还是保持特色,坚定地走一条路重要?

你是一直在变,还是一直在巩固?你希望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有没有可以举例的某人是你所向往的目标?还是这个目标就是你自己。

你给自己打多少分?给摄影打多少分?给将来打多少分?

Maleonn:出乎意料,有些不知所措,说实话我不知道怎样应付这样的局面,有时只是不想让别人失望。目前只想继续拍摄我的作品。我希望我可以在名片上印上“视觉艺术家”的抬头,但我一直没敢这样做,似乎不该自己叫自己艺术家,但我又不想印“摄影师”或什么“艺术工作者”,为此很困惑。至于实际上,我是在用照相机做视觉艺术方面的工作。

2005年的思考,有些已经改变了,因为我觉得自己其实还是在前进的,我一直在调整自己,虽然变化不大。暂时不会“突破”和“挑战”自己,现在做的东西还有很多空间可以继续挖掘,应该是在一种巩固和堆积自己的创作基础的阶段。很多我景仰的艺术家,用了几十年甚至一生在雕琢自己的精神城堡,他们是我的榜样,他们赐予了我坚定于一隅的力量。

这几个问题都打不了分,现在还远不是评判的时候。

 

 

 

 

关于你的书《上海寓言》,你觉得能表达你对上海认识的百分之几?就像我们对每座城市的感情都错综复杂一样,做为一个北方的孩子,是不是在中国的城市里面你还是最爱上海,包括你身上有多少已经属于上海人的特色和象征?你的内心年龄多少岁,浮游在哪一座城市?

Maleonn:[上海寓言]这个名字,是著名书籍策划人姜庆共先生送我的礼物。我很喜欢这个名字,他似乎暗合了我一直在做的事情;用这个城市的“方言”在编写着一个我私人的寓言。我深爱这个城市,同时也有些厌恶这个城市,这感情很复杂。这城市太丰富太恢弘,也许穷尽我的力量,也无法描述出它的美丽和妖娆,同时它的肤浅和矫情也如同阴影不可避免地笼罩着我,这一切是如此地令我无奈。

我很高大粗壮,和外乡人想象中的纤弱上海男人不一样,但户口本确认了我和这个城市的关系。我自己觉得自己心理比实际大约年轻10岁。目前主要在上海生活。

 

 

让我们抛开你的那些照片,那些成绩,那些说明,那些你想表达的种种,请你用一段话描述你自己,关于你这个人,纯粹的,像两个平淡无奇的人认识:

Maleonn:大部分时候很好玩,但有时很严肃。

大部分时候很温和,但有时很暴躁。

大部分时候都无所谓,但有时候极端追求完美。

 


105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