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备案资讯 > 正文

李晓斌:摄影本质还是记录

2006-10-30 5828 0

30年默默记录社会变迁,纪实摄影代表人物宋庄首办作品回顾展

李晓斌《时尚系列》珍藏着不少人20年前的回忆。

  近日举办的宋庄艺术节上,在“《天地之间》——现实主义的记忆”摄影展中,汇集了200多张照片的李晓斌个人回顾展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因为他的纪实摄影有种亲切感,能很自然地抓住普通观众的眼球。

  虽然这是李晓斌首次在国内举办个展,但这位30年一直致力于以摄影记录中国社会变迁的摄影师的很多作品已经成为不少人记忆中的经典。

  在住了40年的狭小房间里,李晓斌接受了本报专访。他指着一个古朴的木柜说,“我30年中目睹和记录中国社会变化的数万张照片都在里面”。

李晓斌的小房子里收藏着他目睹的30年社会变迁。本报记者郭延冰摄

  ■名片

  李晓斌职业摄影家。从事摄影30年,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任职。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四月影会”创办人之一。1985年在日本大阪举办个展,1989年《变革在中国》作品曾获中国四十年优秀摄影作品展大奖。

  经历决定拍照内容

  新京报:什么经历对你的摄影影响最大?

  李晓斌: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对我影响很大。我们这代人,对人民和社会情感的东西是隔不断的。我1975年到1978年在历史博物馆做裱画工作,受到历史主义的熏陶。这一事件也让我的个人经历和历史联系在一起,因此很自然地有一种关注社会大众的态度。

  新京报:你是怎么寻找拍摄故事的?

  李晓斌:最简单一点,就是觉得好玩,这是最不需阐述的理由。那是一种很质朴、很纯粹的感觉。除了感觉,也有潜意识在里面,觉得就该拍它。我们这代人非常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命运下的个人命运。

  不要让历史留下空白

  新京报:你认为什么是好的摄影作品?

  李晓斌:摄影的本质就是记录,我一直都这么认为。我们当代人说谁作品好,谁是大师,我觉得都不算数。有一个最俗的判断标准,就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卖得好,这是一个硬性的指标,尽管不代表它一定有多少价值。

  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能不能禁得起时间的考验,能不能在传播领域存在。当代人评价意义不大。如果当时得了这奖那奖,卖了高价,但二三十年后没人记得,就跟垃圾没区别。相反如果媒体还是不断拿他说事,到处都在用,那就是进入历史了,而且这样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都会得到非常大的提升。能不能进入历史,这是一种检验。

  新京报:拍照的目的是如你所说:“不要让历史留下空白”?

  李晓斌:“不要让历史留下空白”,我很早就提这个口号,现在想想还是太虚了,我现在觉得更重要的是怎么告诉下一代我们的过去。我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很多东西对我已经没有吸引力。

  现在有些人愿意用摄影模仿绘画,我不反对,但我更愿意认为自己的摄影不是艺术作品,我宁愿自己作品记录的社会和人文信息量受人重视。艺术作品失去了现实功能,就没有意义了。我们50多岁这辈的人,就带有一点理想主义,不能对社会撒谎。

  谁拍照谁就有话语权

  新京报:怎么看待中国纪实摄影现状?

  李晓斌:中国纪实摄影现状比较复杂。近10年左右,非常热,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人做纪实摄影深受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影响,他们不是从质朴出发,而是为了得到名利。做纪实摄影的人首先要有批判精神,有个深厚的历史文化修养。否则过于功利,真实性就受到质疑。有人摆拍照片,那是伪纪实。

  新京报:你如果拍摄现在的中国,最可能会拍些什么?

  李晓斌:还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摄影的语言特征就是记录,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我会去考虑那些没有人注意的东西。80年代我拍的“时尚系列”没人关注,他们觉得那是社会上司空见惯的事,但它现在成了一段历史的见证。

  新京报: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会不会觉得现在影像过于泛滥了?

  李晓斌:过去只有新闻单位等部门才能拍摄,现在孩子拿着手机都能拍,谁在第一现场,谁就有话语权,这种泛滥很正常。因为摄影上手快,所以许多人把它当成娱乐。真正把他作为文化来做的人还是很少。

  今天就是一个影像时代,它是一个金字塔,地基和底座的砖头结构一定是最大的,而塔尖的就是这么几个人。没有大众消费娱乐的购买力,也不能构架起一个正常的金字塔。

  新京报:几十年来一直拍照,感到寂寞吗?

  李晓斌:应该这么说,拍摄时我从来没有考虑到个人的感受,只是展出后受到不理解,才会感到苦闷和寂寞。现在的我已经不太顾及别人的评价了,知道什么是实,什么是虚了。我有着信念才会一路走下去。


65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