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设计名家 > 正文

建筑还是雕塑?

2006-11-01 18840 0



     


  出生于伊拉克却在英国接受严格建筑训练的扎哈·哈迪德(Zaha Hadi)说,当年她进入的建筑学院并没教会她做什么和怎么去做,可在一个完全放任的自由空间中,她却成为日后最有创意的建筑师和雕塑家。

  她的作品经常获得世界大奖。2004年,扎哈·哈迪德更获得地位崇高的美国普利策奖,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建筑师。

出生于伊拉克却在英国接受严格建筑训练的扎哈·哈迪德(Zaha Hadi)说,当年她进入的建筑学院并没教会她做什么和怎么去做,可在一个完全放任的自由空间中,她却成为日后最有创意的建筑师和雕塑家。

  当年她就读的是伦敦最著名的AA学院(Architecture Association),其教学法继承“建筑图像派”传统,学术上注重的是将世界的宏观当成创作主题和造型。

  她说:“学院什么也没教会我。没人告诉我如何画建筑蓝图,更没人告诉我去看什么。但这里有的是那些可以随时帮助你的人。不论何时,只要需要,就可以找到帮助你的贵人。同时学院中还经常举行各种讲座。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慢慢明白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东西,最后为自己找到创作方向。”

  她的作品经常获得世界大奖。2004年,扎哈·哈迪德更获得地位崇高的美国普利策奖,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建筑师。

有很强伸展力的《梅花》

  她这次是应德意志银行在新加坡美术馆的展出“祝愿完美”(All The Best)之邀,特别设计了大型雕塑《梅花》,作品是一件具有很强伸展力的白色雕塑,看上去是一株有根、有茎、有花的花树。

扎哈·哈迪德的《梅花》在新加坡美术馆盛开(李天錡摄影)。

  整个构想是,从美术馆二楼展览厅一路伸展到美术馆外面,它是由许多“局部”构成,可在“文气”上作品还是一以贯之没有间断。作品外面的部分,除了前面那朵盛开的大白花,还有无数掉落在地上的白色残花。

  据介绍,她的这件作品,是和她另外两件分别在德国柏林和日本东京的作品有关,也是前两件的“二加一”。

  谈到这三件作品的不同时,她说:“柏林的作品是让访客进入一个奇特空间,这个空间由一组组互相连接的椭圆状隧道所构成,观赏者需要经过好些虚拟的气泡出来到另一个实在的空间,才算走完全程。到了东京,我是从日本的布料获得创作灵感,展现的是布料、布质的柔软和轻盈。在新加坡的作品却是在引导公众,使他们能够发现、发觉眼下新加坡美术馆中正有一项大型展出。”

在澳洲进行制作

  这件大型雕塑作品是在澳洲进行制作,然后运来新加坡组装而成。

  扎哈·哈迪德1950年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儿时多次游历欧洲。11岁时有了成为一个建筑师的想法。后来她就读于黎巴嫩贝鲁特的美国大学,但当她选择大学将就读的科目时,她选择了数学。

  按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她希望青春不留白,尝试生命中的许多新鲜事物。数学的选择对一个比较理性的人,正是最好的选择。

  后来她移居英国并进入伦敦的AA学院学建筑学。那里是全世界建筑艺术的“实验场”。

苏联前卫艺术的影响

  扎哈·哈迪德在20世纪70年代求学期间,开始对20年代的苏联前卫艺术,包括马列维奇(Malevich)和康定斯基(Kandinsky)的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感兴趣。这个流派作品排斥艺术的思想性、形象性和民族传统,只采用长方型、圆型、直线等构成抽象造型。这也可以在她的作品中发现蛛丝马迹。她说:“过去我认定有某种无重力物体存在,现在我确信建筑就是无重力的,是可漂浮的。”

  1977年,哈迪德获得硕士学位后加入大都会事务所(OMA),在那里做了两年的学生和六个月的合伙人。

   哈迪德在1979年创立个人工作室,开始大量参与国际竞赛。她的设计中开始出现锐角三角形和长弧曲线,那些炸裂开的碎片在城市上空飞起,给大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倒性视觉冲击力。

从淘汰名单中“起死回生”

  1982到1983年,在“香港之峰俱乐部”的竞赛中,她获得了一等奖,改变她日后的发展。哈迪德的获奖与日本建筑家矶崎新有很大关系。在1982年香港举行的国际建筑竞赛上,由于矶崎新的独具慧眼,使她的方案从初审淘汰的名单中“起死回生”,并一跃获得首奖。

  学数学的哈迪德认为,建筑设计就像科学实验一样,你必须抛弃现有的全部语言,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问题,考虑再考虑,试验再试验,发现所有语言的局限性。她因此形成个人富有个性的造型和绘画语言。

  她实践着“比单纯建筑更加建筑”的思想,建筑不仅是表达还是艺术,艺术能抒发、激荡想象;建筑则可以实现想象。照这么说,她的作品,是建筑也是雕塑的完美结合了。


213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