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理论文摘 > 正文

艺术巨匠靳尚谊——文化产业链亟须基金支持

2006-07-15 8786 0
赞助商要考虑长期利益

记者:您曾在中国美协创作年会上痛斥时下中国美术界存在的几大“怪相”,提到创作基地变成一锤子买卖,具体指什么?

靳尚谊:我的意思是,现在的一些创作基地也要依靠赞助,但不少赞助商都当成“一锤子买卖”,先把你骗了搞第一次创作会,然后卷走画家们的一大批作品,等你下一次来,就再也不认账了。赞助商为画家们提供吃、住、行,无可厚非人家也应该有所收益,但如果变成一种欺诈就太可耻了。我们希望赞助商还是能从长远看问题,要考虑长期的利益。

初期“造市”是必要的

记者:我们也看到,当前许多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在走集聚化之路,打造一个画室、画廊的聚集基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还可带动生产、销售、代理的产业链,这对于美术产业的发展难道不好吗?

靳尚谊:这是中国的做法。国外都是分散创作,画家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根据市场规律,画廊逐渐地往一个区域集聚,进而形成产业。国内现在还不完全遵循市场规律,有时依赖政府行为来造市场,当然,在文化产业发展初期,这样的“造市”是必要的,但最终还要市场决定一切。

形成美术产业首先要有收藏者

记者:推动美术产业升级,您认为目前的关键点在那里?

靳尚谊:要形成美术产业,首先要有收藏者,要有买家,归根结底要有市场。目前,中国的专业收藏者人数很少,比例更加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要知道,19世纪中下叶,西方的美术市场才慢慢起步,在此之前,艺术品只在宗教和宫廷的范围内流传。19世纪中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中产阶级的出现才催生了民间美术市场的慢慢成熟。什么时候这样的目标人群出现了,美术市场才算真正形成。

记者:中国的收藏人群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市场的形成是否还依赖于交易平台的构建?

靳尚谊:从比例上来看,中国美术市场的目标人群还处于极初级阶段。一个连通艺术家、代理商、收藏者的大型专业交易平台的构建正当其时。

民营资本不能靠单打独斗

记者:从文化产业的大环境出发,您认为画家应当充当多面手,自己打理一切,还是在成熟的文化产业链中各司其职?

靳尚谊:让画廊代理,或交给经纪人去处理,当然是最正常的渠道。这一点正好证明了中国美术市场不完善、产业不成熟的现状。

记者:今年年初,雅昌特聘您和潘公凯二位为高级顾问,一家印刷企业聘艺术家为顾问,而不是管理类、法律类人才,是出于什么缘由?

靳尚谊:其实,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建博物馆、美术馆,这在国外都是司空见惯的。在国内,雅昌只是走得比较早一点,从一个单纯的印刷企业发展为庞大的文化产业链,这对于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十分有借鉴。西方的做法是成立基金会来支持文化产业,民营资本靠自己的力量,单打独斗无法承担产业化重任,中国最终会走上这条市场主导、良性发展之路。

靳尚谊简介

1934年12月生于河南焦作。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并继续攻读研究生,1955年入前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美术机构及个人收藏,出版过《靳尚谊油画选集》等。


99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