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理论文摘 > 正文

剪纸传承应当以人为本

2006-07-15 4780 0
安塞剪花娘子张凤兰

乔晓光在民间采风

  嘉宾:乔晓光  采访:李红艳
  时间:4月11日 地点:雅闲茶艺馆

  作为中国民间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一项展示推介工作,4月8日,由中央美术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代表处共同主办的《走进母亲河———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与此同时还召开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探讨中国民间剪纸无形遗产申报与传承保护现状、中国民间剪纸无形遗产传承保护模式探索、中国民间剪纸与当代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等三方面的问题。藉此契机,作为剪纸申报工作负责人的乔晓光教授对此项工作做了一个总结式梳理,经验值得推广,而问题亦不容轻觑。

  “以人为本”的传承保护模式

  民间剪纸首先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表达了人们普遍认同的生命价值观念和生存需求,它不仅是民俗仪式的象征,也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活态文化。这里的“原生态”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时空存在上的质的问题,它传递一种文化内涵、实现心理所需的文化功能。从剪纸到剪纸,不能理解剪纸的价值,而要把它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和剪纸传承着人的生活阅历、经验联在一起。中国文化不仅仅是古迹、文字承载的,更重要的是靠人的承载,靠一代代勤劳、善良、朴实的劳动人民承载的。所以,对于剪纸这样的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涉及到了人和人的生活,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承保护模式,是人的传承,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的传承。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和抢救的同时,保存文化基因的活力,具有生命活力的活态文化不可能都成为工艺品或者博物馆里的标本。这次展览就是充分体现了对“人”、对民间艺术创造者的尊重,展览一共汇集了22位有代表性的剪纸传人的作品,其中包括两位百岁老人,一位是林桃老人,一位是张花女老人。除了作品,每一个剪纸传人的1000多字的小传,可以说是目前对于越来越少的剪纸传人惟一的档案记录了。

  保护与剪纸相关的文化空间

  民间剪纸是一种节日象征的符号;是中国人祈福与祝福的符号;是几千年无数代劳动人民口授心传、约定俗成的活态文化的叙事方式。因此,对于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应当尊重这些文化传统显现出的独特文化空间。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华民族具有普遍性和多民族性的无形文化,民间剪纸和中国传统的农耕生存形态有着广泛紧密的联系,从传统的节日文化到婚丧嫁娶的民俗生活、汉民族及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不同地域的信仰(巫俗)文化,民间剪纸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空间象征和族群生命记忆的功能。只有认知这些记忆,才能真正懂得其作为无形文化的内涵与意义,文化的延续发展才留住了一个民族的“根”。

  民族文化空间是与民族传统节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要保护与剪纸相关的文化空间,就应当尊重剪纸能充分发挥功能的各种节日,比如结婚剪喜花、过年剪窗花,还有很多地方的习俗信仰(少数民族多为服饰习俗与巫俗),这些都是最原生态的东西,最能表现生命主题和价值观念,应当给予他们尊重和保护,不要去干涉,尊重生活约定俗成的方式,这样生活会自然的传承下去,我们甚至不用采取过多人为的保护措施。要引导人们尊重民族文化空间,就要消除文化偏见,通过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和媒体的宣传推介,使民间艺术和文化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相符的地位。同时我们也发现,保护民间无形文化,应当更多地在主流文化圈之外去做,和真正的传承人一起去做,以此来影响以往的文化偏见,树立起真正的面向无形文化传承群体的人文精神。

  教育传承——文化基因的传递

  在普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地区的孩子从小就会剪纸,他们没有见过剪纸大师,但是他们剪得很好,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想法通过剪刀表现出来,而且很丰富,很有感染力和表现力。我觉得这就涉及到了剪纸艺术的文化基因问题,同时也对剪纸的传承保护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教育传承,它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一个最重要的传承。今天孩子们对本土无形文化的认知,也是未来无形文化传承的一个情感基础。

  针对此,我们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发起,倡议把每年的1月1日作为全国“青年文化遗产日”,呼吁青年走向社会、参与到国家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事业中来。另外,教育部和中宣部还启动了一个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把每年9月份定为“传承月”。目的就是在中小学中开展剪纸等无形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工作,使青少年从小认识到民间艺术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人们往往注重逻辑思维的发展进化,而忽略图形、符号等非逻辑思维的作用,其实它们具有相当的普及性。我们都知道,苗族没有文字,但它的刺绣非常有名,而剪纸就是刺绣的底样。苗族服饰最基本的元素应该说是刺绣和银饰,每到祭祀的时候,她们穿着美丽的盛装,沉浸在本民族的庆典之中,而民族的自豪感和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也会油然而生。所以,除了通过书籍文字进行文化教育,还应当重视对孩子进行民间艺术的教育,这其中蕴含着一种潜在的非逻辑发展的视觉思维的认知方式,这或许是发掘创造力、进行教育革命的突破点。

  人性化、智慧化推进

  虽然我们的工作已经获得了很多经验,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剪纸涉及到人类各种各样的活动以及涵盖其中的道德评判,所以对于保护的对象而言,我们如何评判它是否会消失,又如何去界定它到底该不该保护,农民的文化权益我们通过什么措施来保护?对于无形文化的传承,如果脱离了农民的立场,忽略了老百姓的利益,仅仅是为地区形象工程建设服务,就会本末倒置,失去保护的本质意义。

  除此之外,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混沌而复杂的问题,不能按照整齐划一的标准去做,搞“一刀切”,而应该采取比较切实和多元的视角,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问题和困境,因地制宜,采取一种人性化、智慧化的推进方式。

  剪纸的申报工作已经进行了4年,但这4年时间对于中国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来说是短暂的。乔晓光教授强调“申报是历史行为”,20年前老一辈民间文化工作者对无形文化的普查是过程中的历史,目前的申报工作正在写就历史中新的过程,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不是终极目的,以人为本的文化传承和文化赋有生命活力的再生与发展,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乔晓光: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


52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