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备案资讯 > 正文

缔造“影像深圳”

2006-06-14 4481 0

  我们如果想要用影像记录这座城市,反映这座城市的本质特征,仅有技法是不够的,仅有热情与冲动也还不够,必须是技法、热情、理性与艰难的探索结合。

  对一座城市的影像阅读

  最近,与深圳有关的读图活动颇引人注目。它们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展出的“人文深圳”图片展、深圳市博物馆举办的《辉煌55年》图片展中的“深圳篇”、蛇口工业区举办的老照片征集活动、两部电视记录片《走遍中国·深圳》与《大爱无痕》、本地媒体发动的大型人物雕塑“深圳人的一天”原型采访。这些活动所收集、展示的图片、播放的影片和采访文字,一面勾起了我们对于深圳往事的追忆,使那年那月的深圳在我们眼底又一次鲜明生动起来,一面又紧紧地牵动着我们的情绪,让我们听见了这个城市稳健而强烈的脉搏跳动。

  这些影像帮助我们重温着深圳的城市发展史。虽然按中国人传统的历史观念与标准,深圳这个仅有二十五年发展史的城市一直被人们定格在当代这个层面上而没有完全进入历史的视野,但是,在当代城市发展步伐普遍加快的趋势下,一个城市的二十年足以完成比它历史上两个世纪所发生的一切甚至更多。法国摄影艺术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认为摄影艺术表现的是“决定性的瞬间”,25年来,深圳为我们留下了无数个精彩的“决定性瞬间”。如果我们对深圳25年来保留下来的影像进行分析、读解,我们会发现,深圳的形象体现的乃是整个中国当代城市的形象。

  这些影像还向我们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细节与气味。城市不是无机的、物质的空间结构,它是一个社会有机体,有自己的色彩、个性、年龄和气味,是一种灵性的存在。李欧梵先生为上海大街小巷里散发出来的无处不在的“前世”气味着迷不已。深圳当然没有上海那样的细节与气味,它的色彩大多是明亮的,它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无论是年龄上还是心态上都属于年轻开放的一类。这些影像关注了深圳25年的市井生活和城市变迁,记录了深圳普通市民的生存状态和城市细节。它们散发出来的气味与魅力,同样能令深圳人着迷。

  “朝前走,向后看”

  在高速前进的历史年轮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关注现实、聚焦未来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对于过往的生活,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习惯于遗忘。但是,就如一个人需要凭借自己的历史确认自己那样,一座城市也需要凭借历史确认自己。正是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与文化需求中,我们发现了影像这样一种新型文本。在这种文本面前,我们获得了“朝前走,向后看”这种存在方式和阅读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建立了个人和城市的历史,进而培养一种文化的或者历史的认同感。

  大型系列人物雕塑《深圳人的一天》曾经在全国引起过巨大反响。这组雕塑选择了18个不同身份的深圳人为原型,塑造了九十年代的社会结构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城市实录的风格。最近本地媒体组织的原型采访活动,通过对雕塑原型人物生活的展示,强烈地暗示和深化了这个城市是由我们共同组成的城市、城市的历史就是我们的生活史这样一个主题,拉近了个体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风景照片也是我们认识城市的文本之一。今年六月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的周力军的《晨曦中的深圳》摄影展是能够让我们领略家园之美,激起家园情怀的一个影像活动。这个展览中的每一幅作品都向我们展示了晨曦中的深圳鲜为人所知所赏的那份旖旎与震撼。当我们注视着这些图片时,我们和作者一起“听到了这座城市灵魂发出的声音”。

  读图时代的影像诉求

  深圳的读图热情的高涨首先确认了影像文化在当代都市文化中浓墨重彩登场这个事实。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通过影像记录生活、传播信息、渲泄感情、了解社会,习惯于通过影像建立个体与社会、世界的关系,以至于我们对周围的世界的了解越来越依赖视觉的手段,我们的知识、经验、判断、行为模式更多地来自我们伸手可及的影像世界。

  影像正以一种悄无声息却又无所不至的姿态渗透到当下生活的不同层次与角落,成为当代都市生活的一道不可缺失的风景。

  影像文化建设还是我们书写城市历史的一种策略。影像即文本,影像即信息。影像中的历史是层次丰富的历史,是一种以主观传达客观,以现象揭示本质,以静止表现运动的历史,它可以带着阅读者进入特定时代并直抵读者灵魂深处,留给读者鲜活的面孔和微温的激情。今天提倡用影像来表现深圳,目的正在于通过影像恢复深圳人的历史记忆,重构深圳形象。

  “摄影之城”:如何成为可能?

  到目前为止,把深圳建设成为“摄影之城”仅仅是一种民间的呼声。但是,认真分析起来,建设“摄影之城”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深圳的照相机的普及率、从事摄影的专业人才数字、作品水准高下、在国内外获奖多少这几个指标就宣布建成“摄影之城”。事实上,深圳是否能够拥有“摄影之城”这个名声对我们来说并不很重要,我们追求的是与摄影有关的如下几个因素:

  首先,培育广大市民对于影像的热情,特别注重培养他们用影像记录生活、展现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追求。其次,培养影像文化领域内的大师级人物。任何一种艺术都离不开一定数量的高水平作品和大师级人物。深圳要建设“摄影之城”,如果没有几个像布列松、寇德卡这样的摄影大家,那么“摄影之城”似乎名不副实。要培养这样的大家,一定要有相应的艺术土壤与气候,纽约有专门培养高级摄影专业人才的纽约摄影学院,每年培养的人才成百上千,而我们呢?第三,要实现摄影艺术与市场的结合。尽管摄影艺术可能带动照相器材、冲印业的发展,但产业化还需要培育一个相当的影像消费市场。就国内的情况来,深圳的摄影类型、摄影水准虽然不比其他城市更为落后,但在摄影产业链的培育上也不比其他城市更为先进。第四,“摄影之城”的内涵还应该包括深圳个性、深圳风格、深圳流派。城市艺术的风格与城市本身的风格是直接同一的。我们如果想要用影像记录这座城市,反映这座城市的本质特征,仅有技法是不够的,仅有热情与冲动也还不够,必须是技法、热情、理性与艰难的探索结合。

  也许“摄影之城”包含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这几个方面有所行动、有所探求、有所收获,那么我们离“摄影之城”的目标也就不远了。就算没有“摄影之城”这个名号,我们也同样能够享受到影像文化带给我们的种种愉悦与安慰。


51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