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理论文摘 > 正文

新媒体设计师敖翔

2006-06-12 6073 0

敖翔(shaun_au),来自浙江杭州,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设计系,在美国从事设计学习和工作超过14年,曾经在著名IT企业nVIDIA、cNet从事数字媒体方面的设计工作,目前在一家网络公司任职。


问: shaun_au你好,请介绍一下自己。

shaun_au:我在10年前在浙大的工业造型设计专业学生那里的得到了关于视觉设计领域的最初熏陶。当时就喜欢上了工业设计与平面设计。随后我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卡内基 梅隆大学设计系读书。在这4年里主要是学习工业设计和平面设计。之后在nVIDIA、cNet等多家IT公司从事数字媒体方面设计工作。

问: 当时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shaun_au:在浙大工造学生的影响下我一直非常喜欢三维方面的设计。高中时喜欢画画,也喜欢做模型,对空间的想象能力极为丰富。所以当时我对工业设计是情有独中。在90年代初计算机辅助设计对于很多设计师来说都是陌生的。在那时候对于绝大多数工业设计学生来说,模型和麦克笔效果图是最好的传达设计概念的工具(当然至今它们还是很重要的工具)。就连做平面设计(如海报等) 的学生也只能依赖喷笔。我想在跟我同年龄的国内设计师们应该对这段历程深有体会。也就在美国学习设计的时期,计算机图形领域开始飞速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强大潜力。电影电视三维动画,新媒体设计和其他多媒体设计也借着计算机图形的东风迅速发展起来。我看到了这些领域的交织,同时也看到了这一崭新的创作空间。单单做工业设计 (确切的说是产品设计) 无法满足我对其他设计领域的追求。因为互动设计,视频设计,动画片头等等这些是一直让我兴奋不已的设计领域。毕竟在我看来,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是一个和传媒设计(communication design) 相比之下比较狭窄的一条路。我个人认为工业设计在所有应用艺术中更接近于工程的一种专业,因为它可以变得非常的理性化。如材料成本,制造工艺,人机工程等等已经属于很科学的元素,你在搞产品设计时都必须考虑进去。97年在GE搞冰箱,洗衣机和微波炉设计时我就已经能够看到我未来将要走的路了。说白了你决定走上这条路后,你基本上不太有可能会再改变。因为安于现状是人的本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比如我同班同学都希望在美国大公司的设计部做一辈子的设计师。原因很简单:收入稳定而且老有保障。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搞设计的大多这样) ,也是一个喜欢变化和求新的人,同时也不想把自己的领域仅仅限制在一个方面。因此,我决定离开工业设计。

问: 在国外学设计和做设计感觉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或者说和国内最大的不同。

shaun_au:我想最大的收获应该是:环境。论其他物质上的东西,这年头中国什么搞不到。软件就不提了。硬件也很丰富,没见着中国搞设计的基本都用苹果机么?精神上的东西嘛,本来中国这5000年文化就不乏精神食粮了。当然你要说设计方面的精神食粮中华大地也不缺。在信息时代的中国什么国外的东西都传得飞快。我个人认为在国外学设计最大的优势就是环境。而创造环境的是人。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是和中国不同,而且可以说是截然不同。这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为他们的设计风格奠定了基础。这样也就出现了一个百花齐放的环境。今年春天,我在旧金山艺术学院选修了一门影视剪辑的课(朋友推荐过,一直想学这门课) 。学生每周都有作业要做。这些作业无非就是利用学校提供的视频素材来加工成他们自己的故事。影视剪辑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利用剪辑来更好的讲述一个故事。自己做了作业再和学生们比较就会发现一个词:打破常规。这些美国土生土长的年轻人的思维方式的确和中国学生不一样。同样的素材,看过一边后可能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说它的故事线索再明了不过了。因此,会很想当然的把这些对话和镜头按照非常逻辑性的思维方式串连起来。结果是一个很意料之中的开头,过程和结尾。而美国学生则能够想到如何利用剪辑来描述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他们会故意打乱对话和镜头顺序来达到讲述另一种故事的目的。而结果则让人耳目一新,而且非常幽默化。我常想这是一个文化根源问题。如果说开来,我想一个星期都说不完。我能够知道的是我对于国内设计同行来说可能思维方式会更开放一些,但对于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来说我还有差距。正是这种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使整个环境不同。而处于这样一种环境中,不断的在接受它的刺激和熏陶则是在国外搞设计最大的收获。这种东西是无法从软件/硬件和书面上感受到的。

问: 你觉得互联网给传统设计师带来的是什么?你个人在基于互联网的设计工作中有哪些心得?

shaun_au:互联网给传统设计师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它给予设计师带来的施展空间是其他任何一种设计媒体所无法与之匹敌的。而这个空间还在不断得完善。人类还在不断的开发它的潜力。它已经深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对于我个人来说,网络是我生活中的一部份。工作,咨询,联络,娱乐,购物我都在网络上完成。作为其他传统媒体,比如报纸,他们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说到互联网的设计心得是有很多。要谈的话可以谈一整天。送给大家一句工业设计上的“座右铭” 吧(我认为对于新媒体同样适用) :Useful, Usable, Desirable. 有用,好用,想用。这三个词里面包括了商业设计的精华。

Useful: 首先设计必须是有用的 (无论是网站内容,还是新款汽车消费对象的定位,它的使用价值。) ,
Usable: 设计还必须是好用的 (网站导航的直观性,信息建筑的合理性,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等等) 。
Desirable: 设计必须让人觉得很舒服 (无论是视觉上的,听觉上的还是触觉上的,等等) ,让人想用。

如果能够在执行过程中成功得把握好这三个方面,这样出来的设计会很优秀。

问: 能介绍一下国外新媒体的情况吗?

shaun_au:新媒体在美国这里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设计产业。这里不光光是一批优秀的设计师在努力工作。最主要的是有广大受过教育,懂得新媒体的客户在使这一产业新兴向荣。没有这些对自己品牌有很强认识的客户,再好的设计师也是在对牛弹琴。美国新媒体设计产业已经规范化,优胜劣汰,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设计市场不会被破坏,同时这也保证了新媒体设计师的利益。

问: 你认为有什么事或什么人曾对您的作品产生过重大影响,例如电影导演、作家、音乐家等等?

shaun_au:直到现在没有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对我的作品产生过重大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事情或者这些人物不对我带来灵感。事实上在我接触到这些事情或者看/听到这些作品时,我经常感受到共鸣。我并不想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来改变我的的作品风格。一些著名优秀设计师的作品的确会给我带来很多启发。我一直想让自己具备一种能够具备多种设计风格的能力。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发现这变得越来越困难。我想这是因为在你的潜意识中有一些你认为非常欣赏的设计风格。这些优秀的例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的设计。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而不是一夜之间的觉悟。在这同时,你当然不会排斥其他设计风格。因为它们不断得带给你新鲜空气。然而这些其他设计风格无法融合到你自己的作品中去。英文中有一句话:Beauty is in the eyes of the beholder. 意思是说: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一样,每个人认为美好的东西是由他们自己的眼睛来决定的。更通俗一点说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当然这句话不仅仅限于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恋人。

问: 旧金山的设计氛围怎么样?

shaun_au:旧金山是一个艺术气息非常浓厚的城市。美国东海岸有纽约,西海岸则有旧金山。这两个城市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是多人种,多民族的大染缸。这和其他美国内陆城市形成强烈对比。我在很多美国城市居住过,旧金山,洛杉矶,匹兹堡,亚特兰大,丹佛,凤凰城,路易维尔。这些城市比较下来旧金山最能给人一种艺术气息。由于她的多民族,多人种性,各种艺术形态和理念在交织。这样一个国际化城市让我们这些搞设计的职业人士感到兴奋不已。旧金山和纽约一样有很多高水平的设计事务所(新媒体,平面或者工业设计) 。由于象MACWORLD,FLASHFORWARD等等这样的高水平设计领域峰会经常在旧金山和纽约这两个城市之间来回举行,因此她们在艺术界的知名度在不断得提高。这两个城市的现代艺术馆(MOMA)则成了这些不同艺术风格汇集的精品展示。MOMA每月都有新的国际性展览,这对于年青设计师和普通观众都是一种熏陶。旧金山湾区总体的自由派政治态度也为多门艺术的发扬光大提供了温床。

问: 最近在做什么项目吗?将来有什么计划吗?

shaun_au:最近想在整理一些上个学期的作业。想把所有同学的作品做成一个网页。长远打算是寻找一个具有挑战性,但又有名气的设计项目。想通过这样一个机会让自己更上一层楼。短期计划是想今年夏天去一躺阿拉斯加。那里的冰川和深海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

问: 业余时间你喜欢做什么呢?

shaun_au:有空余时间我喜欢外出旅行。随身带上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可以拍到很多很有意思的视频素材。我也很喜欢看电影。但由于对影视的专业兴趣,而经常会喜欢对片子进行解剖。从而影响到片子的观赏性。很喜欢看电视,尤其是美国的电视广告,因为其中的灵感无处不在。而事实上很多国外的新媒体作品的风格就已经很商业化,受广告的影响很大。音乐对我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各种音乐都是创作的源泉。我的硬盘上有20G的MP3,怀念napster啊。当开始创作时,我会听大量的音乐来帮助我获得灵感。喜欢户外活动,我是一个忠实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自己有一个自行车运动网站:www.myspokes.com, 我也喜欢游泳和健身。其他时间我喜欢阅读,但自从毕业之后能够用于阅读的时间几乎没有了。烹调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事情,但苦于准备中餐消耗时间太大,而三明治和沙拉要来得省事的多。

问: 对我们的网友说几句话吧?

shaun_au:人生中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机会不多。人人都谈“机遇” 。不错,机会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否“遇”的上就要看缘份了。“遇” 上了机会自己是否很清楚,并且会牢牢得抓住不放,为了自己目标执着的去追求呢?刚才在看FOX SEARCHLIGHT 上面的一段关于RIDLEY SCOTT(“异形”,“角斗士”,“黑鹰坠落”等片子的导演) 的视频访问,很有启发。

我一直比较喜欢RIDLEY的电影摄影,他对影片中的视觉效果的把握很有水平。这当然离不开他早年的职业生涯(和张艺谋有类似之处) RIDLEY最初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油画。由于对摄影的喜爱58年开始向广告设计靠拢。但他没有打算要走平面设计师的道路。最后去了纽约学习时装摄影。随后在BBC当场景设计师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个作为电视广告导演的机会。从此,他开始了他的作为商业导演的生涯(的确他拍的很多片子都是非常商业化)。这是一段具有很多转折,很多决定的职业道路。在采访一开始,RIDLEY就说:你必须知道你最终想要做些什么。而对自己将来想做的作出一个选择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它花去了我20年的时间。这条路上RIDLEY看到了很多机会,比如说58年电视产业开始发展,他看到了机会,转向广告设计。随后不断对自己有新的认识,并且针对这些自我发掘做出人生中的重大选择。每个人在他/她的一生中都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choose wisely, my friend.



68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