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理论文摘 > 正文

瞧一瞧!看一看!“叫兽”们的行为艺术

2006-06-12 13663 0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张强终于登上仙女山,以雪地为背景,在7位身裹白绢的女大学生身上,创作“踪迹学”行为艺术。作品完成后,围观者称看不懂作品,而5名女生称没进入感觉就结束了,两名艺术系女生则有些陶醉地“融入艺术氛围中”。(1月15日《重庆晨报》)
  热炒多时的“踪迹学”行为艺术终于上演了。从现场回馈来看,其情境氛围与终极反响多半不出旁观者所料。张强教授是依如过往的酷,女生们是依如想象的可爱,而雪是依如往昔的白,至于定格于镜头之下的创作影像,则更像是雪野里的一个文化喷嚏:似乎颤醒了一下什么,但细加思忖,又好像一无所得。
  张教授没有对自己的神来之笔进行任何品评,看样子,他还沉浸于艺术的天马行空之中,他的艺术幻觉和价值审美还在雪地里驰骋,这也难为了蜂拥而至的媒体和围观者———面对这么一件空灵潇洒之作,人们又该如何品咂呢?倒真有些挠头。
  现场观众说没太看懂,如果这也算一种评价的话,它多半勾不起张教授的半点胃口,按照圈内认识,张教授是“踪迹学”的创始人和掌门人。而作为一门学问的开山宗师,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全在于艺术先验首创,对其创作成品,尽可褒之贬之,但你抹煞不去其宗师身份。这就好比那个名声远扬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甭管你是牙牵汽车,还是头顶高脚酒杯,只要玩到了位,玩出了一定“技术含量”,皆可冠之为世界第一。尽管从实用价值看,它可能一无是处,但在牙界或头界,其依然有权利洋洋自得地呼之为宗师、泰斗。
  当然,如此比喻,并不是刻意将张教授与牙齿猛男或超女们拉为近亲。关于行为艺术,一百个粗野男人也许会有一百个奇思遐想,不是吗?换你做导演,面对洁白空灵的雪山,面对如花似玉、薄绢缠身、咯咯娇笑的可人儿似的姑娘们,你是否也是感慨万千,也会意兴骋怀,也能不由自主作哲人状、作诗人状,握笔泼墨,手舞足蹈,长吟短啸,呼气如兰?
  想起曾写诗的日子。几个哥们,心比天高,整天嚷嚷着要在诗坛上开天辟地,诗发不了,总怨叹美玉向隅。于是自组诗社,呼之为嚎叫的青春,以示悲艾与深沉。事过境迁,再回首昨日,暗自脸红,那些自诩压箱底、划时代的诗篇,粗鄙无聊得让人灵魂作呕。于是撕碎在风中。细一思量,教授也罢,我们嚎叫的青春期野兽诗章也好(姑且自谑曰“叫兽”吧),面对的应是大抵相仿的生存和文化况味吧?在雪地里撒个可爱的文化野,是艺术的权利,但千万甭固执地拿叫兽或宗师自慰与他慰哦!


155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