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理论文摘 > 正文

行为艺术就是让观众看不懂?

2006-06-12 9210 0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张强昨天终于登上仙女山,以雪地为背景,在7位身裹白绢的女大学生身上,创作“踪迹学”行为艺术。作品完成后,围观者称看不懂作品,而5名女生称没进入感觉就结束了,两名艺术系女生则有些陶醉地“融入艺术氛围中”。(1月13日《新华网》)

  所谓行为艺术是一种艺术家用思维和行为过程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现代行为艺术兴起于西方,是西方当代社会的一个奇特现象,行为艺术在本质上可以定义为一种自由的生命活动。自行为艺术出现在中国以来,由于和中国人的审美观、道德观以及社会传统反差较大,始终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笔者虽不是搞艺术的,但自我认为在当下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行为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也无可非议,关键是不能违背艺术原则、不能超越道德底限,不能歪曲对常态生活的理解,让我们感官和精神的难以承受。如果让围观者“看不懂”,就连“被画者”内部都出现了不同声音的艺术作品肯定难以被群众所接受。

  众所周知:艺术要从人民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情系时代,心系人民,才是艺术具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现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新时期百花齐放的文艺舞台上,我们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向,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针不能变。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做到艺术与人民紧密结合的宗旨不能变。坚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创作营养,为人民群众倾心创作精品力作,为广大观众创作更多好作品的目标不能变。虽然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尽管是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思想意识各个方面都与过去有所不同,而且可以说某些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艺术为什么人的问题没有变。弘扬主旋律,弘扬时代精神,这种使命没有变。然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我们思想意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这几年人们心情浮躁了,体现在艺术创作方面便是经济意识浓了,学术意识淡了;市场意识强了,精品意识差了;注重宣传和包装自己的多了,而潜心做学问的少了。这些既对艺术创作发展不利,也对弘扬民族文化不利。

  当代世界的一个基本公共理念是:人生而平等,无人享有道德特权,艺术家也必须遵守对每个人皆有约束力的道德规则,尊重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念。然而少数艺术家却逾越这一道德的底线。认为裸露就是美、就是艺术。认为自己可以在别人身上作画,却不可以别人在自己身上作画。认为艺术的游戏规则是艺术家设定的,如果改变了,那就不是艺术了。认为合作者只能被动接受,没有主动权。如果观众不接受,就认为是没有艺术细胞,没有欣赏水平。殊不知: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要成为人类的良知,而且要升华为宇宙的良心,以感恩、敬畏、守护之心对待整个世界。将人文关怀与生命关怀结合起来,乃是新世纪对于艺术家的全新要求和呼唤,我国的行为艺术家当然也不例外,只有响应这要求和呼唤,才能提升自己,创作出真正属于二十一世纪的作品。

  现在,行为艺术的道德底线问题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表面上增加了对行为艺术的束缚,实际上是为行为艺术提升自身提供了契机。对于中国的行为艺术家来说,拥有第一个层面的道德底线意识并不难,难的是培育生命道德意识——这种本质上属于后现代的观念而尚处于现代化过程的中国经常被当作矫情而奢侈的,被某些艺术家所本能地排斥。时下各种以“艺术”之名,行“非艺术”之实的行为一度迅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笔者认为那种让观众看不懂的行为艺术不要也罢,因为它的危害性不在于针对某种艺术问题而在于对整个艺术的颠覆,那也是所有艺术家和广大观众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103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