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资讯 > 理论文摘 > 正文

设计界:用心、用血应对宏观调控

2006-06-12 5504 0

  嘉宾主持:高志(加拿大宝佳国际建筑师有限公司设计师)

  观念行嘉宾:林怀文(深圳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

  卢求(德中建筑协会副主席)

  梁井宇(北京中联环建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

  张华?三垒建筑师设计师事务所?

  严涛(北京五合副总经理)

  高志:围绕中央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这一主题,请问卢求,你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宏观调控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卢求:从宏观调控整个形势来看,应该对设计界是竞争的机制,对设计单位也是重新开始的过程,从建筑产品本身来说,一个是要提高住宅的舒适程度,另一方面是要降低能耗,在这方面欧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作为开发商来讲,比较重点关注的不是单独采取某一项技术,而是整个质量的提高。总的来说,提高产品的质量,是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住宅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工艺产品,产业化的产品。它的发展规律是提高科技的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增长他们的竞争力。住宅产业前一阶段的市场太好了,我们没在这方面(提高产品质量)花太多的时间。如果资源整合会出现更多的情况,形势会更加明确一些。从这方面来讲,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售价是有保证的,难就难在开发商投入更多的工作,也是有风险的。但所有的投资行业都一样,有高风险,才可能在市场上领先,这两点是开发商应该注意的问题。

  高志:非常感谢你。是不是也请梁总谈一下,在宏观调控下,我们的设计应该怎么做?房子应该怎么盖?

  梁井宇:这个题目提得非常好,回顾一年多以来,实际上有一个我不能理解的现象是,在国内特别注重外形的设计。在国外这方面就做得少很多,真正的大开发商,他们在意的问题不是在形式上做好的设计,这是一个误区。我们是在做包装设计吗?远没有那么简单,如果理解成包装设计,将破坏你的产品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很多的楼盘,片面追随风格,这里面存在浮躁的心态,不能帮助提高产品的价值。和时尚的衣服不一样的是,这个房子盖起来后,会保留很长时间,当时流行的东西,后两年再看就会觉得很滑稽。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的开发商不注重这样的问题,考虑的问题不是很全面,只要当时卖得很快就行了。中国当代的高层,大部分的住宅产品实际上风格是很保守的,因为他们是做长期的,像做凯迪拉克就不是非常时尚,他们更注重的是5年、10年之后,你这个车、这个房子是不是还保有原来的价值。

  高志:林总,你是做设计师,同时又做管理。在宏观调控的影响下,这其中的组织结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林怀文:首先,这个影响是缓慢、持续的。第二个,这个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从坏的方面来讲,对我们的业务有大的影响,有的项目突然下马了,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还有的准备上马的项目干脆停滞了,这是两个坏的方面。第三个我觉得因为项目少了,发展商对房子品质的要求更高了,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更高了。这次宏观调控的影响慢慢地下去之后,发展商也好,消费者也好,越来越难伺候了。

  那么从设计方面的好处大于坏处,刚才的几位嘉宾讲到,我们的设计行业比较浮躁,开发的项目很多,中介也好,策划公司也好,媒体的炒作满天飞。市场比较热的情况下带来了设计师的浮躁。他们不浮躁不行,只好浮躁。这个市场现在的产品有很大部分再过十年、二十年可能成为垃圾。从这方面来讲,宏观调控对我们整个设计品质的提升,好处大于坏处。因为任务少了,同样的设计师在同样的时间里平均下来减少了,我们可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多方案进行对比。第二个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磨刀。以前是在砍柴,没有时间磨刀,就没有优化管理。作为一个组织结构来讲,这个磨刀也将促进我们品质的提高。

  建筑设计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看,这样的话,如果在比较热的房地产形势下,设计师他是没有很多的机会,或者很好的机会去深造和学习,借此机会,很多的建筑师到外国去,到欧洲或到澳大利亚去学习,有了这样的机会,对建筑师眼界的开拓,修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也促使我们的品质的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在应对宏观调控的时候,好处是大于坏处的。

  高志:在设计行业,我们每年加起来营业额最少是300亿,这是什么样的概念?

  严涛:我们这么多的开发商加起来差不多300亿。如果按照500亿来计算,应该说真正到最后竞争的是什么?是产品、产品、产品。设计师吃的是产品。那天中国队输了以后,我联想到我们设计行业,我认为设计要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血,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渡过宏观调控这一关。


60
评论区(0)
正在加载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