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识别一个适合按需经济的现有行业
如果你现在还能看到“Uber版的某某公司”,可能真的会让人觉得有些过时,但如果你以App应用的形式提供服务,这么说或许可能会简化一些事,但是在投资人或竞争对手的眼里,下面的对话可能会让你觉得略有趣:
创始人:“我们就是清洁行业里的Uber。”
风投:“如果Uber进入到清洁行业,你该怎么办?”
一个现有市场,其中充斥了大量本地和地区性的公司,这就是按需经济模式可以进入的迹象,因为有那些公司存在,说明这个市场还没有被软件和新创意“简化”。你的披萨外卖就是一种按需经济,但在某种规模上,这种模式不仅可以颠覆行业领导者,甚至可以颠覆整个行业。很多其他按需经济服务提供商也会随着Uber进入到某个传统行业里,最终导致该行业彻底消亡(出租车行业正走在这条灭亡的道路上)。
风投公司Sherpa Ventures之前曾表示,按需经济领域里的公司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自己的服务要比较实惠廉价,这样才能被大众市场所接受;二是必须要实名制,不能匿名。Uber驾乘服务就做到了这两点,首先,他们的App应用是免费的,当然通过各种补贴用户也能享受到非常便宜的打车服务;其次Uber所有的司机都是实名制,并且可以对司机进行评级,在某种程度上,Uber提供了一种自我监管的形式。
不仅如此,按需经济有效地调动了供应链和劳动力,继而实现了协作和资产共享。Uber利用庞大的私家车供应量轻松解决了劳动力问题,因为只有你有一部智能手机和一辆汽车,就是Uber的劳动力。使用手机或利用手机进行分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只有Uber第一次真正做到了把智能手机应用在大规模按需经济行业里。
此外,Uber能够做到这些成绩还要归功于GPS技术,因为有了GPS,才能把所有潜在的Uber司机一次性定位到地图上。最后,所有的交易都是在App应用上完成的,整个过程没有现金参与,而且流程清晰、体验顺畅,因此吸引了全球无数用户。
当然,Uber巨大的成功也激发了很多其他行业领域的灵感,比如:
l Axiom (提供随叫随到的律师服务)
l BlackJet (私人飞机)
l Bloom That (鲜花速递)
l Heal (医生出诊)
l Luxe (代客泊车)
l Postmates (提供随时随地快递服务)
l Push ForPizza (披萨速递)
l Saucey (酒品速递)
l Shyp (打包,取货,发货)
l Sprig (熟食速递)
l TaskRabbit (跑腿或提供其他各种奇怪的工作)
l Washio (洗衣服务)
l Zeel (按摩治疗师上门服务)
目前此类初创公司的具体数量尚不得而知,但是在去年前三季度里,投资在此类公司的资金已经接近14亿美元。不过,有个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公司有可能成功吗?Uber会紧随其后进军这些行业领域吗?
平面设计
工业设计
CG插画
UI交互
室内设计
建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