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欣赏
资源
服务
返回首页
为“蚁族”设计有质量的生活
作者:何文琦  来源:深圳商报  :

  15平方米的面积内以“螺蛳壳里办道场”的精细实现移步换形,视线开阔;半露天剧场和新“北京胡同”等鼓励室外活动与交往的社交空间,在有限蜗居内满足年轻人心理需求;全部家用电器和服务设施合并到承重墙一侧以最大化利用空间,更享有独立的阳台空间……

  2011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中的一个重要展览“肩负使命的超小住宅——中荷建筑师携手为现代蚁族而设计”亮相华侨城OCAT展厅,以其新颖的创意构想吸引了大批市民的目光。

  在极为有限的超小面积内,设计师通过灵思妙想创造有质量的生活。从胶囊公寓到集装箱房屋甚至大树屋,既是对当前高房价的反讽,亦折射出蜗居者的无奈和酸楚。而如何在极小空间内为住户打造有质量、舒适的生活?中国建筑在解决蚁族住房问题上有无实效的进展?记者近日采访了相关策展人、设计师以及普通市民,聆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中荷联手为“蚁族”梦想之旅铺路

  这次中荷设计师联手打造的“超小住宅”展览由荷兰建筑协会牵头策划,针对的是万科公司面对低收入毕业生群体开发新住房的真实项目。一年以来,中荷两国的建筑师们设计出14和20平方米的超小户型,以满足一线城市里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需要。据悉,这些专为中国“蚁族”设计的房子,将在北京回龙观实施。

  荷兰建筑协会会长欧雷·波曼表示,人称“蚁族”的年轻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今天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就是对中国未来的投资。“那些年轻人抱着梦想来到城市,但是他们现实的居住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够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开始他们的梦想之旅。”他认为,虽然一个项目不可能解决所有“蚊族”的居住问题,但是可以先做一些实验和探讨,之后再继续为其他人群,如从事工作多年买不起房的外来城市人口建造他们能住得起的房子。

  展览由5家荷兰设计公司和5家中国设计公司联手,其展览风格不似荷兰建筑师库哈斯的央视新大楼那般乖张犀利,最大的空间也不超过30平方米,却倾注着强烈的现实情怀。记者在现场看到了8平方米、15平方米等几个超小户型设计。8平方米的设计极为紧凑,上下铺、床头柜、冰箱、书桌等一应俱全;15平方米设计命名为“神奇的墙住宅”,户型呈现长条状,左侧的墙体上布满家用设施,而衣柜下面为洗衣机,床则是折叠靠在墙上的,晚上再打开。

  记者了解到,设计初期,中国建筑师的思考原点为8平方米,荷兰为28平方米,经过一年的商讨最终决定每间15平方米的墙式超小住宅。共有10个楼群,每个楼群有特定的房间套数,各个单元不得超过20平方米。

[1] 2  下一页
继续阅读:
编辑:shx
推荐
空灵唯美Jungshan...
全球最新商品包装...
丹麦家居品牌 fer...
龙年说一说数码插...
花边
10个最具创意的冰...
纸里长出来的树
自由欲望:爱之地...
暴力视觉 胆小者...
Harry Smith的翻...
抢看VOGUE法国版...
排行
专题
  • 平面设计

  • 工业设计

  • CG插画

  • UI交互

  • 室内设计

  • 建筑环境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合作伙伴设计服务关于我们版权申明
中国设计之窗 © 版权所有 粤ICP备09030610号 
Tel:0755-21041837 客服:serve@333cn.com 资讯提交:news@333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