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之问一
该如何拥抱电商?
时装品牌进军电商界,各自有抱负,有的是为整体战略布局拼图,有的是为收集用户信息,有的则多少带点情意结。在拥抱电商这件事上,很多原创设计师都在触碰不同的路。
离设想还很远
吉吉对《IT时报》记者坦承:外界看来,我们做得不错,但我自己心里清楚,离设想的要求还差得很远。
Hipanda在时尚圈走红,是因为麦当娜的女儿、《VOGUE》主编Anna Wintour等潮界翘楚都穿着他们的衣服在镜头前亮过相,就像凯特·莫斯总是有意无意让狗仔队拍到她穿着TopShop的新款。Hipanda在国内的电商团队共有10多个人,他们接触电商销售其实已经算起步很晚,去年8月才正式开始天猫旗舰店的运作,本身官网并不提供在线商店服务。电商团队前后培训了大半年,吉吉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在没有想清楚之前,是不会去碰的,但既然投入了就一定要有回报和产出。
品牌可以很时尚,但在有些事情尚无力改变之前,总有人会先搁下不理。蒋翎得过“上海新锐设计师”称号,她自创的男装品牌MAYJ.,刚刚在淮海中路的K11中心开设了一家新店。她暂时仍未选择拥抱电商平台的原因,除了品牌自身的定位,多多少少与当下国内的网购习惯有关。“我们品牌的产品毕竟不便宜,如果没有任何线下的体验,就会在官网上花好几千元买我们的一件西装,那这个人真的是蛮够胆的。”她觉得,即便是ZARA这样的高街品牌,网购要是不满意,最多损失几百元,但高端定位的时尚设计品牌则不同,个性化的体验和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蒋翎从来不认为脱离线下的推广,时尚品牌靠线上就能很好地生存甚至脱颖而出。
原创设计师“集合地”或为可能
即使将来要做,那也是要在满足了以下诸多条件之后,例如有一群固定的设计师风格追随者、售后服务等皆已全面完善。蒋翎告诉《IT时报》记者,自己理想中拥抱电商模式的途径是,国内也能建起专为原创设计师品牌而创立的网购平台,就像英国的高街购物网站ASOS、美国的潮牌集合地REVOLVE CLOTHING、加拿大前卫设计师品牌汇聚的SSENSE,此类在线商店都有着非常成熟的模式,在蒋翎看来,它们既省去了很多搭建的费用投入,又能聚集喜好者的人气,这是她非常向往的电商模式。
但吉吉仍很冷静地看待,他以今年年初撤出天猫的ZOZOTOWN(走走城)为例,指出国内的品牌市场、电商渠道、网购环境等毕竟仍需培育,这家日本最大的服装电商一开始踌躇满志,最终却“轻轻地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但它在日本国内却是成功范例,其集合了日本所有的潮流设计师品牌,“他们当然有门槛,而且还不低,从交付的费用到售后的服务,都是一套非常完整的体系。”
两条路一起走
有人盯着自家官网做,有人寄托天猫平台,有人正在尝试更多的新鲜渠道,如千手观音,触角伸至各个层面。同样是设计师品牌,SHOKAY就有着更多的方式。他们最初因为创始人是两位来自哈佛的年轻女生而迅速聚拢大量人气,专门利用牦牛绒生产家用服饰、儿童服装等的“第一家牦牛生活创意店”的定位,也令其有了与众不同的气息。
当初进军国内市场,先将店开在田子坊,几乎是差不多的时间,网店、官网销售渠道也一并上线,SHOKAY市场部吴慧婕向《IT时报》记者透露,他们算是线上线下全面融合较早的时尚品牌之一,除开官网的在线商店、天猫旗舰店,在国外的Facebook、Twitter、Flickr等平台都有不断增长的粉丝群。而“海归派”的特性,也令SHOKAY的线上销售,呈现和其他品牌不一样的K线图,“其实,到今年上半年为止,我们的天猫旗舰店和官网shop的订单仍是几乎相等的”,一来是因为SHOKAY先在国外打响知名度,国外顾客追踪而至在官网上选购,二来是由于虽为全球网站,但国内顾客购买也很便捷,支付等环节都和天猫店无异。
平面设计
工业设计
CG插画
UI交互
室内设计
建筑环境